合谷穴,屬於十二經絡中的手陽明大腸經,位於手背第1及第2掌骨間,第2掌骨橈側的中點處,即拇、食兩指併合時,虎口部隆起最高處,簡易取穴可以一手拇指按壓另一手虎口部,尋找最酸痛的位置。
合谷穴具有疏散風邪,開關通竅,清泄肺氣,和胃通腸,調經引產的功效,可謂上肢部的萬能穴,臨床上常配伍其他穴位使用來達到止痛的功效。由於合谷穴的酸麻脹痛感較明顯,當下透過按壓,的確可以緩解頭面疼痛或腹痛等,以下為大家介紹合谷穴的穴位特色:
《銅人圖經》記載:「合谷治目視不明,頭痛,齒齦痛,喉痹,痿痹,面腫,唇吻不收,喑不能言,口噤不開。」由於大腸經循行路線從手走頭,頭面病如牙痛、頭痛、口乾、流鼻血、頸痛、咽喉痛以及其他五官疾病等,按摩合谷和針刺治療都有療效,所以臨床上常用合谷穴配伍太陽穴、率谷穴來止頭痛,配伍地倉穴、頰車穴來止牙痛或口眼歪斜,配少商穴點刺放血治療咽喉腫痛。
《靈樞‧經脈》:「大腸手陽明之脈,起於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兩骨之間,上入兩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於柱骨之會上,下入缺盆,絡肺,下膈,屬大腸。」此穴本屬於手陽明大腸經,循行路線會經過大腸,所以具有止腹痛的功效。
臨床上常用合谷穴配太沖穴,又名「開四關」,有謂不通則痛,此配穴意在讓身體的氣流順暢,通則不痛。
關於合谷的鎮痛作用,近代有研究針一側合谷,可使全身痛閾有不同程的升高,需要更多研究實驗再作確認。
指壓時應朝尾指方向用力,每次按壓 1 分鐘,休息 10 秒,再按 1 分鐘,重複 10 次,每次選按一側則可。若體質較差的病人,不宜給予較強的刺激,孕婦一般都不要按摩合谷穴,避免因刺激太大而動胎氣。
按摩合谷穴疼痛,反映所屬的大腸經脈循行之處的組織和器官的氣血流通不暢順,臨床上配合望聞問切,針灸隨証配穴治療,配合中藥內調,使身體氣血流行暢順,阻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