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腹血糖指數(Fasting Plasma Glucose)」是指未進食 8 小時以上的基礎胰島素分泌血糖指數,亦是診斷糖尿病的指標之一。
人體在禁食數小時後,胰腺便會生產名為「胰高血糖素」的激素,導致肝臟將葡萄糖(血糖)釋放到血液中。此時,胰島素就會調節體內的血糖,避免傷害身體1。
因此,如果受測者沒有糖尿病,身體會產生胰島素,令空腹血糖指數維持在理想水平;如果受測者有糖尿病,身體無法產生足夠的胰島素,或無法對胰島素做出適當反應,空腹血糖水平就會超出正常水平範圍。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成年人的正常空腹血糖指數應為5.5 mmol/L (100 mg/dl) 以下。以下是空腹血糖指數及其對應的診斷結果2:
空腹血糖指數 | 診斷結果 |
5.5 mmol/L (100 mg/dl) 以下 | 正常 |
5.5 – 6.9 mmol/L(100 mg/dl – 125 mg/dl ) | 空腹血糖受損 |
7 mmol/L 或以上(126 mg/dl 或以上) | 糖尿病 |
除了因為可能患上糖尿病而出現空腹血糖指數偏高的情況外,情緒壓力、睡眠質素欠佳、荷爾蒙影響及都可以導致空腹血糖指數偏高3:
壓力會導致皮質醇(一種應付壓力的激素, 又名「壓力荷爾蒙」)升高,與其他促炎細胞一起促進糖原分解(體內儲存的葡萄糖被分解成糖並進入血液)和糖異生(身體從體內的非碳水化合物來源產生更多的葡萄糖);因此,當身體製造過多皮質醇時,空腹血糖就會過度升高。
睡眠不足或睡眠質素欠佳都會導致細胞對胰島素反應不佳,導致空腹血糖上升。
患有一型糖尿病的女性在月經期間,血糖水平波動較大,影響空腹血糖水平;而且在懷孕期間,胎盤分泌的激素亦會導致孕婦的空腹血糖水平上升。
某些藥物如類固醇、情緒穩定劑可能會令血糖水平升高;此外,一些用於心臟健康的他汀類藥物和利尿劑,都有機會對胰腺及身體內部的葡萄糖產生影響,或干擾胰腺分泌胰島素,使血糖升高。
要知道為何晨起時的血糖指數會受到影響,就要了解「梭模基效應」和「黎明效應」4。
梭莫基效應(Somogyi Effect)又稱低血糖反彈,常見於第一型糖尿病患者身上,主要原因是半夜出現低血糖,導致身體反向調節荷爾蒙,刺激葡萄糖新生及糖原分解,提升血糖濃度以抵禦低血糖。由於第一型糖尿病患者缺乏內源性胰島素,身體對荷爾蒙的反應更為敏感,只要半夜血糖稍為降低,隔天清晨血糖就會快速升高。
出現梭模基效應的原因主要是第一型糖尿病患注射過量胰島素,或是晚餐時營養攝取不足所致。
要改善此情況,應在醫生的指導下增加晚餐前口服短效降血糖藥物,並減少中效降血糖藥物的劑量,並於睡前注射少量中效胰島素。
黎明現象(Dawn phenomenon)是一種自然的人體生理現象。在正常的生理機制下,生長激素、皮質醇、兒茶酚胺等賀爾蒙會在半夜至凌晨提高分泌量;而在這些賀爾蒙的影響下,肝臟所儲存的肝醣會轉化成葡萄糖,使血糖上升。
此外,由於糖尿病患者的胰臟細胞無法分泌足夠胰島素去平衡血糖變化,造成賀爾蒙不平衡,令清晨的血糖指數明顯升高。
出現黎明現象的原因主要有 4 種:
要改善此情況,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適當地增加降血糖的藥量,或是在睡前增加胰島素的注射量。
空腹血糖偏高人士應奉行健康飲食金字塔的飲食原則,以均衡飲食、定時定量,和理想攝取熱量的控制為目標,並注意每餐的總食量及食物種類的配搭、多進食含高纖維量的食物及控制脂肪及糖份的攝取量,或考慮實行「低GI值飲食」。
GI值(Glycemic Index)是食物升糖指數,也就是食物對增加血糖快慢的影響力。通常低GI食物的纖維含量較高,比較有飽足感,分解速度也比較慢,使餐後血糖不會快速上升,因此能穩定血糖,降低糖尿病的風險5。
低GI飲食有以下 3 大原則:
降低碳水化合物的攝取 | 比起不攝取「糖」,更著重控制「醣類」的攝取,簡單來說就是少吃精緻澱粉類食物,例如吐司、麵條、白米飯等,改吃五穀米、燕麥、地瓜等優質澱粉。 |
適量攝取蛋白質 | 蛋白質富含胺基酸,能幫助維持身體機制,可以食用魚、肉、奶、蛋、豆類,等動物性蛋白和植物性蛋白,又以瘦肉優於肥肉,白肉優於紅肉,烹調方式也以清淡少油煙為佳。 |
攝取高膳食纖維 | 攝取高膳食纖維的食物不僅能增加飽足感,減少攝取過多熱量,同時膳食纖維會刺激腸道分泌特定激素,提高胰島素的敏感性,幫助控制血糖。 |
恆常的運動習慣對治療糖尿病非常重要,建議糖尿病患者每星期進行 150 分鐘中等強度 或 75 分鐘劇烈強度帶氧體能活動,以及每周至少 2 天(非連續的 2 天)進行肌肉強化活動。
由於糖尿病患者可能存在著某些風險因素,例如視網膜病變、隱性的心臟病等,加上部分降血糖藥物有機會引致運動期間血糖過低,故此,糖尿病患者應在展開運動計劃前徵詢醫生的意見,以對運動類別、次數和持續的時間作適當和針對性的調整6。
空腹血糖偏高人士應自我監察,有效利用自我監測血糖對糖尿病的治療有莫大幫助7。
想預防身患危疾帶嚟嘅生計問題,大家可以投保危疾保險,保障你同家人嘅日常生治開支;但所謂「預防勝於治療」,其實大家除咗要買定危疾之外,都應該定期做身體檢查,除低患上危疾嘅風險!
唔少人覺得,只有年紀愈大先會有更大嘅健康風險,所以年輕人並唔需要做身體檢查;亦都有人認為,身體檢查套餐越貴,檢查項目就愈齊全,質素亦會較好。對於上述種種問題,Bowtie 首席醫務總監廖永熙醫生(Jacky Lio)為大家解答以上迷思之外,都會講解不同健康相關資訊,從而了解身體檢查如何幫助大家減低患上危疾嘅風險!
想知道如何選擇合適嘅身體檢查,從而及早預防糖尿病、中風及心臟病等危疾?按此獲取連結收看由廖永熙醫生主講嘅免費網上健康講座,及早認識身體檢查對於預防危疾嘅重要性!
接受空腹血糖測試的人在測試前 8 – 10 小時內都不能進行飲食,因此最好在早上進行,為身體提供了充足的禁食時間。
除了空腹血糖指數之外,餐後2小時血糖 (mmol/L) 和糖化血紅素 (%)都是重要的糖尿病測試指標。糖化血色素卻是一種可以檢查長時間血糖的控制情況;餐後 2 小時血糖則是檢測身體對於糖份的代謝能力7。
血糖控制指標 | 理想範圍 |
空腹血糖值 (mmol/L) | 4 – 6 |
餐後2小時血 (mmol/L) | < 10 |
糖化血紅素 (%) | <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