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齊心防癌計劃」於2018年正式成立並進行招募。此計劃旨在為合資格市民提供一站式免費多樣癌症篩查服務,當中包括大腸癌、乳癌及前列腺癌。
40至75歲、未有癌症病徵的香港居民都合附資格參與此計劃,男士會進行大腸癌及前列腺癌篩查;女士則進行大腸癌及乳癌篩查。
計劃仍在進行當中,有興趣市民可以按此連結填寫表格登記,惟名額有限,目前不接受新登記(已透過電話查詢),日後若重開登記將再公布。參考過往數字,兩年間參加名額約為3,400個。
第一步:大便隱血測試
大便隱血測試是一項零風險的大腸癌篩查方法,主要用於檢測大便當中是否有肉眼未能看見的血紅素。如果測試結果呈陰性反應便每一至兩年再進行一次;若結果呈陽性反應便應接受大腸鏡檢查再作跟進。值得一提,持續接受大便隱血測試可提高準確性。
第二步:大腸鏡檢查
透過大腸鏡檢查,醫生能清楚檢查大腸內的情況。若在檢查過程中發現瘜肉,便會直接切除或抽取活組織進行病理化驗。
乳癌篩查會分開3個步驟,首先會進行乳房X光造影檢查,如有異常便需接受乳房超聲波掃描檢查,若出現異常情況便會安排進行超聲波導引治組織檢查。
前列腺癌篩查流程較為複雜,參加者先進行前列腺特異抗原(PSA)檢查,如果PSA少於4ng/ml,只需兩年後覆檢。若PSA介乎4至10ng/ml,便需接受前列腺健康指數(PHI)檢查。
如果PSA大於10ng/ml,計劃會轉介參加者由泌尿科醫生診症,並有機會進行直腸超聲波掃描。
大腸癌篩查計劃早於2016年開始推行,設有年齡限制,主要資助50至75歲、沒有大腸癌徵狀的香港居民每兩年在私營機構接受篩查。截至2023年12月,共有約42萬人受惠。
參加計劃的人士應約見基層醫療醫生,並由該醫生安排大便免疫化學測試。如測試結果呈陽性,參加者會獲轉介到指定大腸鏡醫生接受政府資助的大腸鏡檢查。如結果呈陰性,則建議參加者兩年後再接受篩查。
子宮頸癌是香港女性中常見的癌症。科學證據已顯示定期接受子宮頸篩查能有效預防子宮頸癌。因此,政府和醫護界別合作推廣子宮頸普查計劃,鼓勵婦女定期進行子宮頸篩查。家庭醫生、婦科醫生、非政府機構、衞生署的母嬰健康院及婦女健康中心都有提供子宮頸篩查服務。
以健康院為例,符合資格人士的收費為$100。領取綜援及指定人士可獲豁免。
計劃建議一般沒有症狀的25至64歲婦女,曾有性經驗都應該定期接受子宮頸篩查。凡接受子宮頸篩查的婦女均可登記「子宮頸普查資訊系統」,查閱你已提交的子宮頸篩查紀錄,以及獲得下次篩查的提示,登記費用全免。
截至2022年12月, 共有約53.5萬名婦女登記「子宮頸普查資訊系統」,佔相對年齡組別的香港女性人口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