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rek︰原則上,物理治療師不單為病人及傷者提供治療,也為健康,或看似健康的人提供預健檢查,評估其姿勢及關節排列,教授保健知識、伸展及強化運動,以減少其日後受傷及患病的機會,實踐預防勝於治療、病向淺中醫的道理。
與大部份醫護人士一樣,物理治療師在香港設有註冊制度。每位物理治療師必須經香港物理治療師管理委員會註冊,並申請週年執業證明書才能執業。
不過,物理治療師暫未實行專科註冊制度,故本地並未有專科的物理治療師。然而,各位只要多加留意不同物理治療師的工作經驗、學歷及臨床興趣,便不難發現該物理治療師所擅長的專業領域。
除了在醫院及診所工作以外,近年越來越多的物理治療師在不同的球隊和運動賽事中擔任「軍醫」的角色,隨隊參賽,在比賽期間為球員進行急救、包紮、按摩等工作,有時亦會協助處理球員情緒。
以筆者為例,在公營醫院不同科別工作過好幾年後,在物理治療上的各個範疇也算略有經驗,又因為對處理肌肉骨骼問題、運動創傷比較有興趣,因此筆者最終選擇私人執業。而且筆者過去8年一直有為足球隊、欖球會擔任「軍醫」角色,自然對處理運動創傷、關節痛症比較拿手。
Derek︰很多人都將物理治療與職業治療混淆。這也難怪,因為兩者的確有很多方面都相似。大多數本地物理治療師及職業治療師均畢業於香港理工大學康復治療科學系,可謂系岀同門。
不過簡單而言,職業治療的重點是集中協助患者回復 「職業」功能。此「職業」不單是指工作,而是指日常生活中所有的活動例如自理或工作。透過環境改裝(例如改裝浴室及加裝扶手)、活動、治療、提供輔助儀器,讓患者可以有能力在家中、社交環境或工作中可以獨立生活。
Derek︰至於運動治療,在香港算是一個新興行業。大部份本地運動治療師均由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學院培訓,並完成四年制的運動及康樂管理(榮譽)社會科學學士,當中主修運動治療,畢業後執業須經由英國運動治療學會註冊。
他們的課程內容跟物理治療有部份相似,當中包括解剖學及生理學等基礎知識,亦有學習手法治療、運動康復訓練、運動創傷處理等專業科目,課程中亦包含不少於300小時的臨床訓練。
他們的訓練主要是針對運動創傷及復康,亦有專注於運動表現提升,因此服務對象主要為健康人群及運動人士,能夠處理一般肌骼問題和運動創傷。在工作上,物理治療師和運動治療師在處理一般求診者的肌骼問題時亦可以互相合作,互補不足。
不過由於運動治療的課程內容主要針對運動創傷及復康訓練,而沒有如物理治療般涵蓋兒科、老人科、神經科、心肺科等內容,因此很少會被安排在醫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