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網上有不少影片以「成功方程式」作招徠,吸引一眾網民紛紛留言求教,希望取得煉成過千萬年收入的秘笈。大家還記得港產喜劇《龍咁威》中,鄭中基、李璨琛二人合謀推銷「瑞士山區肺」的橋段嗎?當中「我呢輪真係賺到夠啦,真係好想俾人賺吓」一句對白,竟然和這些投資達人的說辭驚人地相似。
成功真的能夠被複製嗎?我認為成功從來都沒有一條放諸四海皆準的方程式。香港由百多年前的無名小漁村,一直發展到成為今日的國際金融中心,也是憑香港人逐步摸索、不斷進步得來。
不過,隨着香港成為全球數一數二的大都市,我們的「突破精神」卻似乎變得散漫。世界瞬息萬變,新機遇如雨後春荀般湧現,新舊更替之迅速前所未見。如果盲目堅守一貫的「成功路線」,忽略大環境的轉變,恐怕只會被時代巨浪吞噬。
具體的例子可以追溯「亞洲四小龍」的發展史。香港、新加坡、南韓和台灣在二戰後,緊握環球經濟復蘇的機遇,積極發展以出口貿易為主的產業,令經濟因而急速起飛,締造出「四小龍」的傳奇,其發展模式成為不少國家借鑒的藍本,例如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和印尼等亦爭相模仿。這些模仿者雖然在初期取得不俗的成績,只是光輝乍現後就無以為繼。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單純的 Copy & Paste 絕對不能推動長遠發展;如何持續累積財富,提升技術,使產業能夠持續發展,才是真正的考驗。
走到 2020 年,昔日威風凜凜的「四小龍」已飽歷風霜,尤其是香港正面臨嚴峻的考驗。過去的光環彷彿成為了今日進步的枷鎖,令香港淪為「Victim of Its Own Success」。如果我們還在機械式地「複製」、「貼上」,到快要撞上礁石時,仍不知道要轉向,恐怕最終只會失敗收場,從此成為任人擺佈的棄子。
一成不變是失敗的導火線,尤其當我們身處的時代越來越多元化,而拒絕和害怕變化﹐顯然不是理想的自保策略。我們要跳出固有框架,嘗試從無序的變化中,找到新的自處之道。
就以本港的醫療體系為例,香港的醫療服務具備國際水準,香港人蟬聯全球最長壽便是最佳的證明。全賴優質的醫療服務,香港人的平均壽命得以延長,但同時人口老化﹐加上人手短缺,造成了公營醫療系統供求失衡的困局。耀眼的成績背後,卻暗藏不少棘手的隱憂。
我們須從多角度改進固有框架,才使公立醫院不至於「爆煲」。許多民間團體和社企自行發起不同的醫療保健推廣、教育和行動計劃,讓有需要的基層市民及長者等,也能接受全面的健康護理,舒緩本地的醫療壓力。
近年崛起的虛擬產業亦是具創意的突破, 無一不是在挑戰固有的行業規範。正如虛擬保險公司銳意改革已有多間百年企業紮根的市場,即使是面對如此強勁的對手,這些初創企業不但沒有呈現頹勢,甚至反為傳統企業打了一枝強心針,促使眾多老行尊能夠想像和規劃未來的發展路向。
市場本來就充斥着極大的不確定性,每個參賽者都是一邊碰壁,一邊學習。與其沉迷追求所謂的成功秘笈,何不來一個「華麗轉身」,大膽踏出 Comfort Zone,創造你獨有的「成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