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全稱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又稱「2019冠狀病毒病(COVID-19)」,是由名為「嚴重性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冠狀病毒2(SARS-CoV-2)」的病毒引起。
世界衛生組織(WHO)總幹事譚德塞曾經解釋「COVID-19」的名字由來,其中「CO」取自 Corona(冠狀)、「VI」取自 Virus(病毒)、「D」取自 Disease(疾病),「19」則代表2019 年。中國國務院則統一稱之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簡稱「新冠肺炎」。
既然新冠肺炎是由冠狀病毒引起,那冠狀病毒到底是什麼呢?
冠狀病毒是在自然界廣泛存在的一個大型病毒家族,主要引起感冒、支氣管炎及上呼吸道感染等呼吸系統疾病。2002 年出現的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SARS)和 2012 年出現的中東呼吸綜合症(MERS)為能夠感染人類的嚴重冠狀病毒。 冠狀病毒除感染人類以外,還可感染貓、犬、豬、牛、貂、駱駝、蝙蝠、老鼠、刺蝟等多種哺乳動物和鳥類。
由於引起是次疫情的新型冠狀病毒是一種新型的冠狀病毒新毒株,以前從未在人類中發現,因而命名為新型冠狀病毒。
目前為止,除了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 外, 還有另外 6 種可感染人類的冠狀病毒,分別是HCoV-229E、HCoV-OC43、SARS-CoV、HCoV-NL63、HCoV-HKU1和 MERS-CoV。
截至目前為止,綜合不同專家的看法,認為新冠肺炎可以經過以下途徑傳播: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感染新冠肺炎的患者通常都會出現以下症狀:
疫情爆發至今已經 2 年多。有研究指出,在 17,000 名新冠肺炎成年病人當中,發現有逾 8 成人出現發燒病徵,而在逾 400 名兒童患者之中,則發現約 15% 出現發燒病徵。
而另一份研究指出,在逾 25,000 名新冠肺炎成年病人當中,發現有逾 6 成人出現咳嗽病徵,喉嚨痛只佔小部分。
根據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的資料,潛伏期是指患者由感染到出現疾病臨床症狀之間的時間。現時新冠肺炎可的潛伏期為 1 至 14 天,視乎不同的變種病毒株而有不同,例如 Omicron 的潛伏期就只有約 3 天。
所有的病毒都會隨著時間而變種,包括新冠肺炎病毒。大部份病毒的變種都沒有影響,但亦有些可能會影響病毒的特性,例如變得更容易傳播、更加嚴重、減低疫苗的作用、診斷方法等等。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資料,現時主要流行的新冠肺炎變種病毒為 Omicron,包括多種亞種,例如 BA.1、BA.2、BA.3、BA.4 及 BA.5,亦包括由 BA.1 及 BA.2 重組而成的 XE。
以下是有關 Omicron 的資料:
變種名稱 | Omicron |
基因譜系命名 | B.1.1.529 |
亞種 | BA.1、BA.2、BA.3、BA.4、BA.5、XE |
最早發現的地方及時間 | 多個國家,2021 年 11 月 |
潛伏期 | 約 3 天 |
病徵 | 與先前的變種類似,不過患者較少出現喪失味覺及嗅覺、血氧量降低的病徵 |
傳染性 | 以 BA.1 為例,研究指傳染性為 Delta 的 4 倍,而 BA. 2 的傳染性則為 BA. 1 的 1.5倍 |
死亡率 | 以截至 2022 年 1 月的日本數字為例,死亡率為 0.13% |
疫苗效用 | 雖然比起之前的變種,疫苗對 Omicron 的效用較低,但接種疫苗仍然是減低重症及住院的有效措施 |
以下是過去的主要變種病毒資料:
基因譜系命名 | B1.351 |
最早發現的地方及時間 | 南非,2020 年 5 月 |
主要流行時間 | Beta 於 2020 年間至 2021 年初流行,曾經在超過 30 個國家之間傳播,後來被 Delta 取代,現時已經絕種 |
潛伏期 | 約 3 日 |
病徵 | 與原始病毒株類似 |
傳染性 | 比原始病毒株高 50% |
死亡率 | 根據研究,Beta 的重症率及死亡率比起最初發現的病毒有輕徵提高 |
疫苗效用 | 大部份疫苗對 Beta 的功效都明顯較低,以輝瑞疫苗為例,就由原本的 95% 下降至只有 75%。 |
基因譜系命名 | B1.617.2 |
最早發現的地方及時間 | 印度,2020年 10 月 |
主要流行時間 | 2021 年夏天至同年 12 月,後來被 Omicron 取代 |
潛伏期 | 約 4 天 |
病徵 | 與先前的變種類似,不過患者較少出現喪失味覺及嗅覺的病徵 |
傳染性 | 傳染性比 Alpha 變種高 60%,亦比最初發現的病毒高 1 倍 |
死亡率 | 0.3% |
疫苗效用 | 有研究指 Delta 比起之前的變種更加能夠避開現有疫苗的預防能力。不過有美國研究指,疫苗對 Delta 仍然有用,但具體功效並不清楚 |
如果你出現新冠肺炎症狀,或認為自己是患病的高風險人士,都應該及早檢測,避免繼續傳播病毒,現時主流的檢測方法包括核酸檢測及快速測試。
核酸檢測的檢測結果雖然較準確,但需要較長時間化驗,相反快速檢測結果準確度較低,但檢測過程較簡單及快。想知更多有關 2 種檢測方法的資訊?你可以點擊瀏覽以下連結:
約 80% 的新冠肺炎患者不需住院都可以自行康復,約 15% 病情較嚴重的就需要吸氧氣,餘下 5% 病情危重的則需要重症監護。另外,新冠肺炎可能導致死亡的併發症包括呼吸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症、敗血症和敗血症性休克、血栓栓塞及多器官衰竭。
現時最好的支援性治療包括為重症或有重症風險的患者提供氧氣,並為危重患者安排呼吸機,如果為患者安排藥物「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簡稱DXMS)就可以縮短使用呼吸機的時間。
由於抗生素只會對細菌感染有效,因此並不能治療新冠肺炎,所以不能以抗生素預防及治療新冠肺炎。
現時主要治療新冠肺炎的方法為支援性治療、舒緩症狀、抗病毒藥和中藥等。
香港現時已經引入 2 種新冠口服藥,分別為輝瑞的帕克斯洛維德(Paxlovid)和默沙東的莫納皮拉韋(Molnupiravir)。醫管局指 2 種藥物都能夠顯著地減低病情惡化、住院及死亡風險。
不少新冠肺炎康復者都表示,即使康復後一段時間仍然出現後遺症,亦稱為長新冠。長新冠全名為「新冠肺炎長期綜合後遺症」,相關國際定義為「新冠患者在病毒清除後,仍有至少一種症狀,並持續 4 周或以上。
長新冠常見症狀包括:
想知更多有關長新冠的改善及治療方法?你可以立即點擊以下連結:
新冠肺炎仍然流行,想預防新冠肺炎你可以考慮以下方法:
疾病 | 臨床症狀 | 潛伏期 | 傳染方式 |
新冠肺炎 |
| 1 至 14 天 |
|
一般肺炎 |
| 7 至 28 天 |
|
沙士 |
| 2 至 7 天 | |
流感 |
| 1 至 4 天 |
|
普通感冒 |
| 約 1 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