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或物理治療師會檢查患者的腳踝、足部和小腿,他們亦會:
如果是嚴重扭傷,醫生或物理治療師或會建議患者進行以下檢查,以排除骨折或詳細評估韌帶損傷的程度:
檢查方式 | 原理 |
X光 | 做X光檢查時,會有少量輻射穿透患者身體,生成腳踝的骨骼圖像,有助於排除骨折的可能性。 |
磁力共振掃描 (MRI) | MRI利用無線電波和強磁場,生成包括韌帶在內的踝關節內部軟組織的詳細橫切面圖像或3D圖像。 |
電腦斷層(CT)掃描 | CT掃描可以顯示骨骼的更多細節,可以從多個不同角度拍攝X光片,並將其組合起來,生成橫切面圖像或3D圖像。 |
超聲波 | 超聲檢查使用聲波來生成實時圖像。這些圖像可以幫助醫護判斷韌帶或肌腱在腳部處於不同姿勢時的狀況。 |
=> 立即了解拗柴的成因、症狀與戒口須知
拗柴的治療方法取決於患者受傷的程度,一般以減輕腫痛,促進韌帶癒合,恢復踝關節功能為目標。
在受傷後的48小時內:
Miracle Prehab & Sports Clinic的註冊物理治療師表示,PRICE 是一般很常會聽到的急性非創傷性受傷後的處理方法,指「Protection 保護、Rest 休息、Ice 冰敷、Compression 加壓、Elevation 抬高」,這個原則其實被沿用很久,但其實休息太久、對於關節的恢復其實有不良的影響,例如會降低肌肉力量及降低血液循環等等。
因此最新的指引把 Rest 休息改為 Optimal Loading 「適當負重」,成為了最新的「POLICE: Protection, Optimal Loading, Ice, Compression, Elevation」。
是指在扭傷初期盡量保護足踝的部份,避免在康復期間再次扭傷,保護期間應對足踝活動保持輕柔,亦可以使用不同的貼紮方法保護患處。
是指給予足踝適當合理的負重來代替休息,即使要對足踝保持輕柔,但在翌日已經可以慢慢加入足踝的運動,例如向不同方向轉動腳腕、慢慢讓受傷一邊分擔部分體重,橡筋帶阻力訓練等等,詳情可以諮詢物理治療師。不要小看這些簡單運動,他們能喚醒肌肉、本體感受器,亦能夠加強神經的控制能力。只是躺在床上對你的復原沒有好處!
就是字面上的冰敷,主要用來減低受傷後的疼痛以及控制發炎腫脹的程度。在初頭幾日我們建議每天冰敷四至五次,每次隔兩三小時,而單次冰敷為15分鐘。
冰敷時間不是越長越好,敷太久有機會會造成皮膚冷凍傷、局部神經麻痹等情況。冰敷適用於發炎最旺盛的最初一星期,摸下去還有點熱的感覺才冰敷。
當熱的感覺消失時代表患處急性發炎大大減低,只是在冰敷幫助也不大,足踝的腫脹一般不會在幾天內消失,有時更會有慢性腫脹,因此「腫就要敷下冰」的說法不太準確,後期時暖敷增加局部血液循環對消腫效果更佳。
加壓也是一個非常有效控制腫脹的方法,可以使用彈性繃帶稍用點力包裹足踝。
抬高受傷的足踝至少要高過心臟的位置,可於平躺時放兩至三個枕頭在足踝下,好讓血液和淋巴回流,減低腫脹。
如果當外側足踝扭傷過了急性期後,腳腕及小腿外側地方仍然有疼痛的狀態,便可能是腓骨長肌、腓骨短肌等在足踝扭傷時也拉傷肌肉,以致出現激痛點的問題,這個時候使用物理治療針灸處理這些激痛點,效果非常顯著喔!
別以為過了幾星期走路不痛了足踝便是完全康復,沒有配合適當的復康訓練,包括平衡力、肌力、爆發力等,一般回到運動場上也有障礙,例如靈活度、彈跳力明顯下降等,嚴重更會再次扭傷同一位置,好像回到最初的起點。「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希望大家能夠好好愛護自己雙足,才能走更遠的路。
跑完馬拉松、練完長課,之後 2、3 日感到肌肉酸痛實屬正常。不過,如果運動後的肌肉或筋骨痛楚持續 1 星期或以上,或者不適程度已影響日常生活,那麼你很可能已經受傷!
拗柴、十字韌帶撕裂、骨折等都是運動愛好者可能遇到的傷患問題。一旦不幸受傷,除了復元需時,更需要支付醫藥費用,即使不需要動手術,也可能需要長時間接受物理治療及到門診覆診,可謂小數怕長計!
事實上,每月只需$62*,便能獲得Bowtie觸木保意外醫療保險的保障,每年度保障額高達HK$42萬,保障涵蓋門診 (洗傷口、縫針等)、物理治療、中醫骨傷科、脊椎治療、MRI 掃描、住院治療及外科手術等,受保工種超過700個,包括運動教練及紀律部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