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是一塊約拳頭大小的肌肉,像一個泵一樣,將血液和營養成分輸送到全身。
心臟由左右兩個泵合併而成,右半部分的心臟將全身「用過的」血液泵進肺裡,血液會在肺裡和氧氣結合。左半部份的心臟將含大量氧氣的新鮮血液從肺裡泵到全身。
每邊心臟各有兩個腔室,中間的瓣膜把兩個腔室連接起來,並且引導血液往正確的方向流動,瓣膜會隨著每一次的心跳打開和關閉。
心臟衰竭(Heart Failure)是由心肌受損所致。
此疾病會減弱心臟功能,但不會導致心臟停止跳動。患者心臟的泵血功能會變弱,難以輸送足夠血液和氧份至身體各部分。當心臟無法滿足身體的氧份需要,患者就會出現心臟衰竭徵狀。
心臟衰竭通常是慢性疾病,而隨著年齡增長,患病風險亦相應提高。
心臟衰竭主要有 2 種:
心臟衰竭有很多原因,包括:
其他可能引起心臟衰竭的原因包括:
一旦患上心臟衰竭,心臟泵血的能力會受到影響,患者的活動能力會明顯下降,而且容易氣喘。
如果有以下情況出現,可能是心臟衰竭的先兆:
若心臟衰竭患者本身患有相關的心臟疾病,他們亦會出現心絞痛、頭暈或心跳快等症狀。
要判斷患者心臟衰竭的程度,可依照紐約心臟協會標準委員會(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 (NYHA) Classification)分為以下四級:
等級 | 疾狀 |
第一級: |
|
第二級: |
|
第三級: |
|
第四級: |
|
而末期心臟衰竭病人一般無法進行任何體力勞動,靜止期間也會喘氣,他們的生活質素普遍很差,不少患者會喪失工作能力,更甚連日常生活亦需要其他人幫忙。
心臟衰竭患者多為長者,徵狀為氣促、咳嗽、疲勞、乏力、精神不振、夜尿頻密、下肢腫脹,長者或會誤以為是年紀增長所致的機能退化,而延誤診治。
要確診患者是否患有心臟衰竭,除了觀察臨床病徵外,醫生還會透過以下方法診斷:
為了讓大家能夠為檢查進行預算,Bowtie 團隊集合了部份檢查的費用以供參考。
目前尚無完全治癒心臟衰竭的方式,其中一種主要的治療方式就是手術治療:
病人可選擇置入心臟起搏器以作紓緩,稱為心臟再同步療法(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簡稱 CRT)。
心臟再同步療法是經臨床證明的治療選擇,用以治療部份心臟衰竭患者,當中的心臟起搏裝置會傳送微弱的電脈衝到心臟的下心室,幫助它們以更協調或「同步」的方式跳動,亦可同時幫助心臟更有效輸出血液。
植入式心臟除顫器與心臟起搏器相似,通常在鎖骨附近皮下植入,可監察心律和在探測到問題時發出輕微電震令心律恢復正常,而植入式心臟除顫器的植入手術一般只須局部麻醉。
於自願醫保手術表中,此手術屬於中型手術,保障額將會根據此手術分類決定。
植入心臟起搏器再附加除顫器(ICD),更可幫助EF^<30-35%病人減低猝死機會。
如患者因冠心病導致心臟衰竭,醫生會建議做冠狀動脈搭橋手術,以繞過阻塞動脈,增加輸往心臟的血液流量,從而改善心臟的泵血功能。
根據自願醫保手術表,冠狀動脈搭橋手術屬於複雜手術。
若心臟衰竭是因一個或多個心瓣功能異常引致,患者接受心瓣置換手術或可紓緩徵狀。
根據自願醫保手術表,此手術也屬於複雜手術。
極嚴重心臟衰竭患者可考慮接受心臟移植。這種療法雖然有效,但由於手術存在多項風險,並非所有人也適合,此外捐贈心臟的供應也不多。
根據自願醫保手術表,此手術同樣屬於複雜手術。
醫管局私家醫療服務 | 價錢 |
植入心臟起搏器和/或除顫儀 | HK$12,750 – 37,800 |
冠狀動脈搭橋手術 | HK$88,300 – 110,600 |
瓣膜置換手術 | HK$88,300 – 110,600 |
心臟移植 | HK$110,600 – 471,700 |
Bowtie Pink 自願醫保 | |
病房及膳食 | 全數賠償1 |
主診醫生巡房費 | |
外科醫生費 | |
麻醉科醫生費 | |
手術室費 | |
入院前/出院後/日間手術前後的門診護理* | 全數賠償1; 前二後三# |
雜項開支 | 全數賠償1 |
自願醫保計劃主要針對住院治療提供實報實銷的保障,但心臟衰竭的患者在手術後可能需要休養一段時間才可完全康復。在休養期間,失去收入可以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
而一筆過賠償的危疾保險就可以在此時為受保人提供生活保障,因受保人可以隨意使用危疾賠款,包括支付生活費用、房租等。
控制心臟衰竭症狀,除了採取適當的治療外,最重要是改變生活習慣。患者應注意以下事項:
心臟射血分數是醫生和護士治療心臟衰竭時的一個參考指標,而射血測試通常在做超聲心動圖或核醫學掃描時完成的。
心臟射血分數的正常值介於 55% – 70% 之間,若射血分數少於 55%,即是指心臟不能像正常一樣有效地工作。
心臟衰竭是一種無法完全治療痊癒的慢性疾病。慢性疾病指長期持續的病症,很多時患者會終身受病症影響。「慢性」是指疾病的持續時間,與疾病的嚴重性無關。
由於心臟衰竭會愈來愈嚴重,因此要有效減低心臟的退化速度,患者要先改變生活方式,例如減肥、戒煙、減鹽、或降低壓力水平等等,以舒緩心臟衰竭的部份症狀,並減少對心臟造成的勞損。
心臟衰竭的死亡率較許多癌症還要高,患上心臟衰竭後 3 年內的死亡率是 30 – 35%,病情嚴重者死亡風險更高達 40 – 50 %。
一般而言,若病情嚴重者沒有合適的心臟移植,大多只能生存 6 至 8 個月。而本港每年約有 10 至 20 名病人因患心臟衰竭而需輪候心臟移植,可惜捐贈心臟數目有限,約半數患者因遲遲未能進行手術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