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腸氣,又稱為疝氣,是指在腹腔壁出現缺口,引致腸道或其他腹腔組織經由下腹部壁的弱部位突出,形成小腫塊。發生在腹股溝附近的小腸氣最為常見。
小腸氣於男性相當普及。研究顯示男士一生中有約27%機會患上小腸氣病患。女性則為3%。除了會隨年月腫塊變大引致不適外,小腸氣有機會卡住小腸,影響腸道暢通和腸道的血液供應,造成小腸梗阻,嚴重者更會導致小腸壞死。如果患者在小腸氣位置上過度施加壓力,亦有可能導致小腸穿孔。
此外,腹股溝突出的小腸氣可能會下垂至陰囊部份,造成壓迫和變形。
小腸氣可以是先天性,由於管道於發育期間未能閉合引致。故此部分病人年幼是已經發現相關症狀。成人如果腹壁肌肉訓練不足,腹部持續受壓 (如勞動工作,慢性咳嗽或長期便秘),腸道有機會從腹壁較弱位置形成缺口突出,形成後天小腸氣。如病人曾接受腹部手術,亦有機會因疤痕韌度變弱而引起切口疝。
小腸氣患者可能無甚症狀。最初腹部會有突出的腫塊,多數能被推回體內,在躺臥下時突出了腫塊亦會消失。除了慢慢引起局部不適外,患者其後亦有機會出現以下急性病徵:
當出現以上症狀時,如沒有及時醫治,小腸可能被卡住而引致嵌閉性疝氣,出現腸梗塞或腸臟壞死等嚴重併發症,令病人有生命危險。
另外,不少人都會在網上提問:「患上小腸氣,會令人常放屁嗎?」事實上,小腸氣並不會令人放屁。反之,當腸道因小腸氣而受到阻塞,患者或會「難以放屁」,而常常感到腹部脹脹。
小腸氣患者通常都有明顯的臨床病徵,當病人在站立時腹部明顯有異物突出,在平臥時便會縮回去,或在咳嗽時腹部有異物突出,醫生一般會用臨床壓力測試為病人作出診斷。
一般小腸氣不會自行痊癒,也無法服藥治療,手術是唯一根治的方法。外科手術可治療小腸氣,分為傳統修補手術及微創修補術兩種。
傳統修補手術是開放式手術,醫生會在腹股溝位置打開約3 – 5厘米切口,進行組織膜離後,置入人工網片,最後作出多層縫合。
微創修補術使用腹腔鏡進行。外科醫生會在腹部做幾個小切口,然後將腹腔鏡和其他手術器械插入。然後,醫生會將突出內臟復位,再使用網狀補片修復疝氣缺損。該補片可以增強腹部薄弱的部位,防止將來小腸氣復發。
近年,亦有外科醫生使用機械人進行小腸氣手術。
切口小: 與開放式手術所需的大切口相比,腹腔鏡手術只需要幾個0.5至1厘米小切口,大大減少疼痛和疤痕,進而獲得更美觀的治療效果。
術後疼痛減輕: 經過隨機對照試驗進行的統合分析研究發現,與開放性手術相比,腹腔鏡腹股溝疝氣修補術的術後疼痛明顯減輕。患者一般恢復更快,更快恢復正常活動。
住院時間縮短: 與開放性手術相比,接受腹腔鏡腹股溝疝氣修補術的患者住院時間通常較短。
併發症風險降低:有系統性回顧研究指出,與開放性手術相比,腹腔鏡腹股溝小腸氣修補術的感染風險較低。
手術後的第一個星期,多數病人可能會感到腹部或腹股溝疼痛或鼓脹,這是常見的現象,隨著時間過去會逐漸消退。其他可能出現的風險及併發症包括︰
腹腔鏡小腸氣修補術是一種安全有效的微創方法,與傳統的開放性手術相比具有許多優點。此手術的疼痛少,恢復快,併發症風險較低,手術傷口亦明顯較小。如果您正在考慮進行小腸氣修補術,請與您的外科醫生討論腹腔鏡手術的可能性,以確定它是否適合您。
==>了解小腸氣費用及保險理賠
輕柔的按摩的確有可能令突出的部份變得平復,醫生亦會根據病人情況,以按摩手法復位。然而,病人或會因未能掌握力度、位置等,對身體內臟造成損傷。
不同研究顯示,小腸氣術後復發機率高達約3-5%。
不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