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理財
個人理財

【新婚夫婦必讀】家庭理財規劃4部曲

結婚前後共同理財是婚姻經營的重要一環。Endowus智安投從多個方面為您剖析香港家庭理財規劃,助您和子女準備全方位理財規劃方案,保障家庭財務狀況。
覺得篇文太長?不如睇睇 AI 撰寫嘅撮要
一 Click 即睇
日期 2024-08-28
更新 2024-08-28
目錄
子女教育和升學開支置業和其他支出及早策劃家庭理財規劃:簡單四部曲

步入婚姻殿堂,找到共度餘生的伴侶是大部分人嚮往的里程碑。不過童話故事并非就此結束,人生進入新的階段,在組織家庭以後,將要面對新的挑戰,尤其在理財規劃方面。

為香港奪得首面奧運金牌的「風之后」李麗珊,曾在2006年一個銀行廣告表示「養大一個小朋友要成400萬」,成爲一時佳話。不過隨著通貨膨脹,根據2022年發布的最新統計數據發現,由出生起計,養育一名孩子至22歲所需資金可高達六百多萬港幣。

及早開始理財和管理家庭收支十分重要,不僅為了維持家庭的生活水平,更是為了實現個人夢想和確保子女未來的穩定。

我們一起了解一下香港家庭所需要的一般支出,且怎樣可以利用4個簡單步驟,開始建立一個良好的理財規劃,助您有效地管理家庭財務。

子女教育和升學開支

懷孕初期到嬰兒出生的短期支出,包括產前檢查生產費用、嬰兒用品添置等。假如選擇在私院順產或剖腹生產,開支加起來可能高達十數萬。

嬰兒出生後至其成年後的長期支出,包括起居飲食、醫療保障以及佔最大比重的教育開支。

望子成才是每個家長的願望,為了讓孩子領先別人一步,不少家長在懷孕到子女未滿一歲就已經為開始部署報讀playgroup和PN班(Pre-Nursery),每月收費動輒幾千元。

如果長大後安排讓子女升讀直資、私立或國際學校,所需費用則會更高。而且很多家庭也會安排參加各種補習班和興趣班,所謂「琴棋書畫,樣樣精通」。

希望送子女外出留學的父母亦需留意,熱門留學目的地的預算不但比留港升學高,更是連年遞增。

海外升學每年學費及生活開支比較 (2016年及2024年)

海外升學國家2016年費用
(美元)
2024年費用
(美元)
增幅(%)按年增幅(%)
美國$41,526$60,00044%5%
英國$32,003$43,05035%4%
澳洲$33,758$40,00819%2%
加拿大$23,754$36,27553%5%

資料來源:香港經濟日報、 Erudera,及World Economic Outlook,數據截至2024年4月。估算僅供參考。

不過各位家長和準家長可注意,香港政府有提供子女免稅額。符合資格的家長(夫妻其中一人),其第一到第九名子女每名可獲港幣130,000的子女免稅額。而在每名子女出生的課税年度,子女免税額可獲額外增加港幣130,000。

善用免稅額可以協助減輕子女教育等的支出負擔。

置業和其他支出

除了教育以外,當然居住環境也是一項重要支出。雖然政府已經在2024年度的財政預算案中宣布全面「撤辣」,不過目前抵押貸款基準利率依然高企在歷史高位,對於在港置業需要每月供樓的家庭是一筆不容忽視的支出。

除了教育和置業以外,還需要注意其他的一般家庭開支:

  • 家庭生活開支:日常生活開支,包括食品、衣物、娛樂和其他生活必需品。有孩子的家庭可能需要更大的緊急基金來應對突發事件,如失業或子女生病等。支出的使用頻率和款項大小無法預料,需要有足夠的現金流動性。
  • 消遣娛樂開支:不少港人選擇在假期前往台灣、日本、星馬泰等亞太熱門旅行目的地「快閃」或「慢活」,亦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 事業規劃、自我增值開支:追求事業上的發展、生活品味提升,或者自我增值,如進修,甚至培養個人愛好,陶冶性情會涉及一定支出。

及早策劃家庭理財規劃:簡單四部曲

不同家庭擁有不同的理財目標,但共同之處在於都需要進行周密的家庭財務規劃,並是確保家庭財務穩健的基石,且對夫妻之間的關係和未來的穩定至關重要。

當兩個人組建家庭時,各自的財務背景、消費習慣、儲蓄觀念以及對於投資的態度可能會有所不同。要子女出生後,所需要考慮的東西就更見複雜。加以溝通和調和,夫妻才可在財務目標同步,提升家庭的財務健康和夫妻關係和諧。

可以參考以下4個簡單步驟,開始您的家庭理財規劃:

1. 了解夫妻雙方個人消費習慣,訂立共同人生目標

全面了解對方的消費習慣,增進理解和信任。列出對雙方財務產生重大影響的共同和個人生活目標,比如生育、置業、生活方式等。

2. 制定家庭財富計劃,包括應急基金以及中長期投資計劃

基於各自的消費傾向和一同設立的共同財富目標,將可以開始制定家庭財富計劃。

在開始建立投資計劃之前,應先建立應急基金,一般建議能至少應付3到6個月的經常性開支。如希望建立更穩健的財務基礎,可以準備9到12個月的應急基金,以應對包括醫療開支、失業等突發緊急情況。應急基金建議投資於較低風險的產品,如貨幣基金。

之後可以根據自己和伴侶的經濟狀況和風險承受能力,為不同的人生目標(如首付、購買新車、子女教育、退休等)建立相應的投資計劃,選擇合適的投資配置。

值得注意的是要確保投資足夠分散,并且留意投資產品當中的費用。不要少看1-2%的投資費用,足以蠶食您的長期收益回報,可能高達150%的差異。

3. 其他保障和傳承準備

在累積自己的退休生活儲蓄和投資之餘,考慮保險覆蓋以及其他傳承的準備,包括撰寫遺囑和購買人壽保險,以保障孩子的未來。

4. 定期進行溝通和檢視計劃

良好的溝通至關重要,建議夫妻每年至少進行一次正式的理財對話,討論短期或長期的理財目標是否有變化。

最後謹記定期檢視財富規劃,假如您的共同人生目標出現變化,或市場出現比較大的變化,可以考慮對計劃進行適當的調整。

  • :本文旨在講解部分理財投資術語,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或取向,任何投資產品均存在風險,請先自行評估風險才作出投資決定。過去表現並不代表將來回報。在進行任何投資決定前,你應該考慮自己的財務狀況、投資經驗及目標,並認為該產品適合自己。此文章包含前往第三方網站的連結,但該等網站並非由Bowtie擁有或營運,Bowtie亦不會就其內容、產品或服務作出任何陳述、推薦或保證。
分享
這篇文章有用嗎?
1
0
本文章內容由 Endowus 智安投 提供並只供參考,不代表 Bowtie 立場,Bowtie 對任何人因使用或誤用任何信息或內容,或對其依賴而造成的任何損失或損害,不承擔任何責任。此文章內任何與 Bowtie 產品相關的內容僅供參考及作教育用途,客戶應參閱相關產品網頁內詳細之條款及細則。

相關文章

為何很多人的投資回報竟低於市場平均? 為何很多人的投資回報竟低於市場平均?
個人理財

為何很多人的投資回報竟低於市場平均?

科技金融與金融科技漸受監管 貨幣數碼化成大趨勢 科技金融與金融科技漸受監管 貨幣數碼化成大趨勢
個人理財

科技金融與金融科技漸受監管 貨幣數碼化成大趨勢

【被動投資 vs 主動投資】分別與利弊,認清哪一種投資法才適合自己! 【被動投資 vs 主動投資】分別與利弊,認清哪一種投資法才適合自己!
個人理財

【被動投資 vs 主動投資】分別與利弊,認清哪一種投資法才適合自己!

限時優惠:4月15日或之前投保時輸入【BLOGAPRHEALTH】,即享自願醫保首年保費 5 折優惠!
立即報價

其他話題

電郵查詢

一般查詢
hello@bowtie.com.hk
傳媒查詢
media@bowtie.com.hk
合作推廣
partner@bowtie.com.hk

© 2025 保泰人壽保險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有人幫
如果你想...

有人幫

產品 Specialist 為你解答任何關於產品的問題
搵產品專員問下
product-specia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