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的大腸癌或全無症狀。大腸癌的常見徵狀包括:
出現上述徵狀的人士,應向家庭醫生求診,盡快接受檢查。
以下類別的人士患上大腸癌的機會較高︰
原理
透過一支柔軟內視鏡檢查整條結腸及迴腸末端
作用
大腸鏡檢查能檢查大腸腔內的情況,發現致病原因,還可以通過輔助儀器取活組織樣本化驗,甚至進行治療,例如切除大腸瘜肉
適用人士
建議一般人由 45 歲至 50 歲起開始定期進行大腸鏡檢查。如發現有少量瘜肉,經化驗後無特別問題,可於 5 年後再接受大腸鏡檢查;如果大腸瘜肉多達 20 至 30 粒,則應在翌年再作檢查。
此外,如直系親屬曾患大腸癌及有其他風險因素,應考慮提早至 40 歲或於親屬確診大腸癌年歲前 10 年開始接受大腸鏡檢查
原理
大腸鋇劑灌腸造影檢查是經由肛門,使用特殊的注射器具,注入X光無法穿透的鋇劑,再藉由X光攝影,使直腸、大腸、甚至遠端的小腸構造能夠清楚呈現
作用
檢測大腸腔的輪廓和腫塊,凹陷性的潰瘍可被顯影出來
適用人士
如出現腹痛、排便習慣改變、直腸出血、腹瀉、便秘等病徵,醫生可能會建議病人進行大腸鋇劑灌腸造影。不過,此檢查不適用於患有中毒性巨結腸或偽膜性結腸炎的患者
原理
醫生會穿上潤滑指套,將手指由病人的肛門伸入至直腸內,通過手指的觸感來了解大腸腔內的健康情況
作用
檢查病人的大腸腔內是否有硬塊或腫脹
適用人士
如懷疑患上大腸癌,直腸指檢是檢查大腸癌的首項檢查方法,如有需要醫生會建議患者進行進一步檢驗
原理
檢查採集的大便樣本上有沒有隱藏的血液
作用
隱血陽性不一定代表患上大腸癌,例如消化道潰瘍、瘜肉、腫瘤、痔瘡等等其他疾病都有機會引致陽性結果,醫生會根據檢驗結果決定是否進行轉介進行大腸鏡檢查
適用人士
50歲或以上人士宜每兩年進行一次糞便隱血檢查
原理
利用較強劑量的X光射線,從多角度拍攝病人腸臟的影像,之後再透過電腦技術合併成多組橫切面影像,組成清晰的三維影像,以顯示大腸的狀況
作用
電腦掃描有效偵測腸臟極微細的腫瘤及提供腫瘤的立體影像
適用人士
適合不宜進行傳統大腸鏡檢查的人士,可每5年進行一次
如果你是1947 至 1973 年出生,便符合資格參加政府推出的大腸癌篩查計劃,立即了解更多大腸癌篩查計劃詳情
除此之外,不同醫院亦有提供大腸癌檢查的服務,以下表列了部分檢查項目的收費:
醫院 | 檢查項目 | 價錢 |
港怡醫院 | 結腸內窺鏡(大腸鏡)檢查(鎮靜麻醉)套餐 | HK$12,400起 |
直腸指檢(大多於門診時進行) | HK$420起 | |
全腹部電腦掃瞄 | HK$10,800(含顯影劑) | |
浸會醫院 | 大腸鋇劑灌腸造影檢查 | HK$3,500起 |
糞便隱血檢查 | HK$230起 |
整體患者的五年相對存活率為58.2%,當中第一期及第二期患者的五年相對存活率甚高,分別為95.7%及87.3%。第三期的五年相對存活率便下降至68.7%,而第四期的五年相對存活率則是9.3%。
在接受大腸鏡檢查前,患者必須按照醫生建議,在檢查前兩至三天開始進食低渣飲食,並在檢查前一天服用腸道清潔藥物,以清除大腸內的大便及雜質,以確保醫生能透過鏡頭清晰檢查腸道內所有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