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投資計劃必須做到知己知彼:「知己」是指知道自己的理財需求、投資期限、風險承受水平和投資目標等;「知彼」是指知道市場基本的規律、各類資產的長期回報和風險程度等。以上均有助投資者制定全盤的計劃,包括各類資產的投資比例,而本篇會嘗試以扼要的文字,列出制定投資計劃的4個基本步。
你的理財需求絕對會影響你的投資計劃,筆者在之前的分享都提及過,良好的投資計劃必須兼具理財需要,你可以考慮將錢分開成4份,分別是「短、中、長、急」,去指導自己投放於現金、投資產品和保險的比例,作為構建整個投資組合的基石。為簡化討論,短期不會用到的錢,都假設是可以用於投資用途的,而投資組合只包括股票和債券兩大類的產品,而事實上亦已經足夠滿足大部分投資者的需求了。
通俗一點就是你可以接受的最長投資年期,這和你的投資成功率有著緊密的聯繫,以下美國股票市場的歷史數據供參考。
年化回報(根據持有年期)(1946年至2014年)
持有1年 | 股票 | 債券 |
最佳回報 | 52.6% | 29.1% |
最差回報 | -37% | -5.1% |
持有5年 | 股票 | 債券 |
最佳回報 | 28.6% | 17% |
最差回報 | -2.4% | 1% |
持有10年 | 股票 | 債券 |
最佳回報 | 20.1% | 13.1% |
最差回報 | -1.4% | 1.3% |
持有20年 | 股票 | 債券 |
最佳回報 | 17.9% | 10% |
最差回報 | 6.5% | 2.2% |
如果只打算持有投資組合一年,無論是股票或是債券,都是有可能虧損的,但如果將持有期拉長至5年,債券最差的回報已經是正數,而股票都只是虧損2.4%,隨著持有的時間愈長,投資虧損的風險將愈低,所以明確你的投資期限,將有助構思投資組合內的股票和債券比例。
通俗一點來說,我們將風險承受水平簡單量化成「組合最大跌幅」。不過,最理想的做法,是回想自己的投資經驗,特別是不愉快的經歷,多大的跌幅會令到自己「舉手離場」。儘管投資建議多好,只要心理不穩定,「高買低賣」都是徒勞,最終都是虧損收場。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真正的風險承受能力,可參考以下非正式的統計:大部分投資者面對超過20%的虧損,情緒就會開始不穩定,所以可以嘗試將最大的預期跌幅,控制在25%以內。以下是美國股票市場的歷史數據供參考,用於輔助設定投資組合的股債比例。
歷史數據統計(1926-2019)(共94年)
股-債比例(%) | 長期年均回報(%) | 表現最差年份(%) |
0 - 100 | 6% | -8.1% |
20 -80 | 7.1% | -10.1% |
30 -70 | 7.7% | -14.2% |
40 - 60 | 8.1% | -18.4% |
50-50 | 8.6% | -22.5% |
60-40 | 9% | -26.6% |
70-30 | 9.4% | -30.7% |
80-20 | 9.7% | -34.9% |
100-0 | 10.2% | -43.1% |
假設你不能忍受投資組合在單一年度減值得超過25%,股票的比例便不宜超過60%了。
經過上述的步驟後,相信你已經能決定投資組合中股票和債券的比例,之後就可以開始投資了。對於絕大部分投資者來說,建議以基金作為你的主力投資產品。當然,要配合定期的檢視及組合再平衡。
以上4個步驟就是個人投資者制定投資計劃的基本步。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所採用的數據只供參考,不代表未來的市場回報,旨在提醒投資非單純對升跌的猜測,大家是可以更有系統化地作出投資決策的,未來筆者將就不同內容,再展開更深入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