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是本港第四大常見的死因,僅2018年,就有近3,000多人被這「致命殺手」奪去性命。根據《2016至2017年間的住戶統計調查》,香港有多達50,000人曾中風,當中超過7成患者為65歲或以上。雖則中風一向被視為老人病,但隨著現代人生活習慣的轉變,近年也開始展現年輕化趨勢,更有新錄得的中風個案患者不過20幾歲,情況令人擔憂。
概括而言,中風是指腦部缺血導致腦細胞死亡,可以分為 1)血管阻塞造成的缺血性腦中風 和 2)血管破裂造成的出血性腦中風。當中以缺血性腦中風較為常見,佔全部腦中風的80%以上。值得留意的是,儘管出血性中風不是最普遍,死亡率卻明顯拋離缺血性中風,乃至緊急程度、病情發展速度和致殘率都相對較高。
而以上兩大中風種類可再按病理細分:
病理 | 概述 | |
缺血性 | 腦梗塞 | 血液中的凝血塊、脂肪、氣泡等堵塞腦血管,導致血流中斷 |
短暫腦缺血發作 (小中風) | 屬於一種短暫、可逆性的神經功能障礙,一般維持數秒至數分鐘不等 | |
出血性 | 腦出血 | 指腦內血管破裂,血液溢出腦組織並形成血腫,壓逼鄰近組織,使腦血液循環受阻 |
蛛網膜下腔出血 | 通常因為表面或腦底血管破裂引致,一旦復發,病情一般更為嚴重 |
由於腦血管病發病初期就是黃金治療期,就診時間拖得越久,治療效果就越不理想。所以,學懂如何識別發病徵兆非常重要。如果發現自己有以上症狀,千萬不要掉以輕心,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早求醫。
下列是中風的部分病因,每多一項,中風的可能性就會隨之而增加。
另外,如果你曾經中風或小中風,再次中風的機會亦會相應提高。中風病人一年內再中風的機率是一般人的15倍,所以預防工作十分重要。好在根據加拿大一項醫學研究顯示,若能成功防治高血壓,中風風險保守估計可降低48%之多!所以有長期病患者必須跟從醫囑,按時服藥,並改善生活習慣,盡可能消弭風險因素。
中風屬於腦血管疾病,而由於身體有自我適應機制,即使血管已收縮近9成,患者仍能照常生活。換言之,中風前的徵兆並非必然,個別患者更可全無症狀。所以許多人都容易掉以輕心,誤以為只是一般身體不適,白白錯過了最佳的黃金治療期。
那到底該如何可以辨識中風呢?只要記住「談笑用兵」這個口訣,你就能簡單掌握判斷中風的基本技巧!按此了解中風自我檢測方法。
中風可以致命,所以一旦家人出現有關症狀,第一時間應即刻致電999熱線,或直撥2735 3355,向消防處救護車調派中心要求緊急救護服務。
當線路接通後,為了讓通訊中心人員能更有效率地調派救護車,你需要提供以下資料:
「What」– 發生什麼事?(如有人暈倒、哮喘發作)
「Where」– 詳細具體的事發地點
「How」– 概述病者當刻情況(如年齡、性別、病史、症狀、人數)
「Who」– 救護人員抵步後應聯絡誰?
致電救護後,你應保持冷靜,不要盲目用藥,而在等待專業救援的時候,你可注意以下幾點:
中風患者抵院時,急症科專科醫生會先根據中風症狀、病歷、身體檢查、心電圖、X光或電腦掃描等資料作出初步診斷,辨清該患者是屬於缺血性還是出血性中風。之後,腦神經科專科醫生會再作進一步診治,以磁力共振的影像判斷中風範圍及位置,為病人選擇最適切的治療。
缺血性中風患者及出血性中風患者有不同的治療方法,了解中風手術及治療方法。
看到這,相信你一定會心思思想知道自己會不會中風。
醫管局指出,香港每年平均有超過10,000人因中風入院,當中不乏20至40歲的年輕人。
對許多人來說,中風最可怕的並非疾病本身,而是停工休養期間不但收入減少,還要支付昂貴的醫療及藥物費用,被迫看著積蓄一再減少。
與其擔心中風後生活大不如前,不如及早做好準備,投保【💊實報實銷的醫療保障 X 💵一筆過賠償的危疾保障】組合。
一份自願醫保可助你應付實際醫療開支,而危疾保險則會在你確診後給予一筆過賠償,確保你即使無力工作,仍然有足夠資金支持自己及家人的生活。
Bowtie Pink 自願醫保全數賠償*任何醫院、任何手術的費用。
Bowtie危疾保 (多重保障)保額高達HK$400萬,保費不但較其他相同保額的儲蓄危疾保低14倍1,更同時提供多重保障,中風可獲最多5次索償,每次皆賠足100%2,為復發病況提供進一步保障。
絕大部分中風患者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活動障礙,多達4成急性期中風病人即使經過治療,仍會有語言及吞嚥困難。除此以外,中風還可引起很多後遺症,包括以下幾種:
病情穩定下來後,醫生就會安排患者出院並接受康復治療。康復治療是幫助中風者恢復能力的過程和方法,涵蓋一些正規的訓練計劃、家居運動、健康管理等。
康復治療可以在很多地方進行,例如是醫院的中風康復部門、康復醫院、社區診所或辦事處等。所以患者必須清楚知道自己需要哪種康復服務,和可以在哪裏接受這些服務。同時,患者亦宜備有一份詳細的醫療保健聯絡資料和藥物清單,醫療保健聯絡資料可記錄每一次康復預約的原因、地點、聯絡人姓名和電話號碼;藥物清單則可列出藥物名稱、服用時間、可能的副作用等資訊,協助自己和他人掌握身體狀況。
在康復過程中,患者可因應需要添置合適的輔助工具,一來能提高自理能力,二來也可減輕照顧者的負擔。
比如說,在飲食方面,患者可以筷子夾、粗柄匙等輔助器,協助穩定餐具,即使手抖、無力也能自行進餐。廁所設計方面,則可考慮添置尿壺、便盤、加高便椅連扶手等器材,讓行動不便的中風者能自行處理如廁事宜,不用假手於人。穿衣方面,由於中風後的手腳可能不如過往靈活,建議選購質料較有彈性的衣物(如橡根褲頭),大鈕、魔術貼設計的衣物也是不錯的選擇。
關於預防中風,最重要且有效的方法就是減慢血管硬化的速度,各位不妨試試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曾患缺血性中風的病人,也可靠藥物治療來減低再次中風的風險,常見的藥物包括:
至於頸動脈嚴重硬化的病人,則可考慮接受手術移去硬化部份,或在頸部動脈安裝支架,將收窄的頸動脈擴張,改善血液的流動,降低再中風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