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自願醫保的 10 個好處
1. 條款標準、保費透明,於醫衞局網站就可比較
2. 不設「終身保障限額」,保障額每年重新計算
大部份自願醫保不設「終身保障限額」,保障會持續至投保人年滿 100 歲,而保障額將於每年重新計算。
只有符合以下要求的「靈活計劃」可設有終身保障限額,為一些需要較高保障的人士提供保障:
- 每年保障限額必須最少達 $500 萬港元
- 終身保障限額必須最少達 $2,000 萬港元或每年保障限額的 4 倍,以較高者為準
- 根據標準計劃框架規定的 12 個標準保障項目中,至少 10 個不設個別項目保障金額限額
投保了此類型「靈活計劃」的保單持有人可於保單續保時,在毋須重新核保的情況下,選擇轉移至「標準計劃」。換句話說,即使終身保障限額已用盡,仍可繼續獲得「標準計劃」的保障。
3. 受醫衞局監管,有信心保證
雖然醫衞局不會規管保險公司釐定保費的方法,但所有認可產品(包括「標準計劃」及「靈活計劃」),必須符合或高於自願醫保計劃下要求的最低產品標準,保險產品的保障水平因而提升了。
標準計劃 | 條款及保障劃一,並設有最低要求,例如最低保障範圍及保障額。 |
靈活計劃 | 必須提供相等於「標準計劃」的基本保障,及具彈性的附加保障,而該附加保障受限於醫衞局發出的相關規則。 |
Bowtie 提供多種不同的自願醫保計劃,每個計劃都提供不同的保障,按此了解不同計劃的分別!
4. 保證續保
自願醫保產品並不會因為投保人於保單生效後的健康狀況變化、年齡增長、索償紀錄等而不予續保,反之,自願醫保保證投保人最少可續保至 100 歲 。
5. 享稅務扣除優惠
納稅人為自己或指明親屬(包括配偶及子女、納稅人或其配偶的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和兄弟姐妹)購買自願醫保計劃下的認可產品,並保留其保費結單作為證明文件,可申請稅務扣除,每個課稅年度每名受保人的最高保費扣除額為 $8,000。
以最高標準稅率*(17%)來計算,每名受保人的保費最高可為納稅人節省 HK$1,360 稅。
計算公式:HK$8,000 x 17% = 1,360
- *自2018/2019課稅年度起,標準稅率為15%,邊際稅率為2%、6%、10%、14%和17%。
6. 投保前未知但已有病症獲得保障
「投保時未知的已有疾病」是指在投保時已存在,而投保人當時未有為意的健康狀況或已有病症,為了控制風險,市面上大多數一般醫保都會將「已有病症」列為不保事項,即是無論投保前有否確診,「已有病症」都一律不受保障;而自願醫保產品仍可為這類疾病提供保障。
在保單生效後的頭3年為「等候期」,自願醫保會就投保時未知的已有疾病提供部分保障:
- 第 1 年沒有賠償
- 第 2 年提供保障限額之 25% 的賠償
- 第 3 年提供保障限額之 50% 的賠償
而第 4 年開始提供全面賠償。
Bowtie Pink 自願醫保及 Bowtie 自願醫保靈活計劃更將未知投保前已有病症的等候期縮短至 90 日,讓受保人更早獲得 100% 的保障。
7. 先天性疾病治療亦有保障
巿面上的保險公司可以拒絕為投保人的先天性疾病而作出賠償,但自願醫保計劃則把先天性疾病納入保障範圍,承保投保人滿 8 歲後出現或確診的先天性疾病的檢測及治療,償款安排與投保時未知的已有疾病相同。
8. 保障診斷成像檢測費用
自願醫保獨立設有一項針對「訂明診斷成像檢測」的保障項目,保障範圍包括在住院期間或門診進行的電腦斷層掃描(CT Scan)、磁力共振掃描(MRI)及正電子放射斷層掃描(PET Scan)。
由於這些醫療檢查項目都比較昂貴,巿面上不少醫療保險計劃都會把這些項目撥入賠償限額低的「雜費」中索償,最後投保人只能獲得低額賠償。
而投保自願醫保的人士只需分擔 30% 的共同保險費用,保險公司則承保 70% 的費用;有些自願醫保計劃中,部分檢測更可獲豁免 30% 共同保險費用,有關詳情可向保險公司查詢。
9. 設有 21 日冷靜期
有人會問:剛剛購買了一份自願醫保產品,但幾天後改變主意了,可以取消這份保單嗎?
不論選擇標準計劃或靈活計劃,均可享有最少 21 日冷靜期,而保險公司亦可決定是否提供更長的期限;由保單或通知書交給保單持有人或其代表後開始計算,以較先者為準。
這樣令投保自願醫保的人士於合理時間內,再次考慮是否投保該認可產品,在這期間可以隨時取消保單並全數取回已付保費。
10. 精神科住院治療保障
城市生活節奏急促,患有精神問題及疾病的現代人也急劇增加。巿面上的醫療保險計劃中,甚少有保險公司承保精神科疾病相關的住院及醫療保障;而自願醫保就涵蓋每年度最高 $30,000 的「精神科治療」保障。
投保自願醫保的人士在專科醫生建議下於本港醫院住院並接受精神科治療,保單會承保合資格的費用(不包括門診及心理輔導)。
自願醫保計劃好處多多,不過亦建議消費者應詳細了解產品的內容及保費、投保人的權利和責任,以及保險公司的背景、運作模式及服務等等後,再按個人需要及財務負擔能力選擇最合適的醫保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