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懷孕起,至新生命的到來,再看著孩子長大成人,每個階段都充滿了驚喜,但也伴隨著不同的健康風險和挑戰。
我們深深理解作為父母心中的牽掛和憂慮。即使細心準備,做足產前檢查,聽從專家建議調整飲食習慣,為寶寶提供最好的營養,但過程總是充滿未知,疾病往往在我們最不經意的時候出現,先天性疾病及遺傳性疾病更是防不勝防。
作為父母,總希望為孩子提供最好的保障。雖然無法預知疾病,但可以未雨綢繆,確保孩子即使不幸患病,也不會因金錢延誤治療。可惜目前市場上的保險選擇有限,醫療保險不涵蓋先天性疾病,而大部份自願醫保只能涵蓋 8 歲後確診的先天性疾病,而危疾保險則多為長期供款的儲蓄型產品,且保障的疾病大同小異。
因此我們精心設計 Bowtie 子女成長危疾保的保障,除了提供無儲蓄成份、不捆綁的保障外,更希望在每個階段於財政上支援香港父母,讓大家可以專心為子女安排治療及照顧子女。
考慮到孩子年滿 18 歲後同樣需要保障,我們為家長們提供轉換保單的權利,在毋須重新核保的情況下,轉換保障至 Bowtie 危疾保,無憂延續保障2。
與其他同類保險計劃一樣,「Bowtie 子女成長危疾保」可以保障妊娠併發症、先天性疾病及新生兒情況外,更有一項獨有保障 —「基因疾病」。
「基因疾病」,又稱「先天性代謝缺陷」(Inborn Errors of Metabolism; 簡稱代謝病或IEM),雖然罕見,但可能嚴重影響孩子的成長、發展,甚至壽命。這類疾病可能導致器官功能失調和學習困難。
及早發現對治療至關重要。自 2015 年起,香港公立醫院已開始為新生兒提供代謝病篩查。然而,儘管篩查服務漸普及,保險業仍未普遍將「基因疾病」納入保障範圍。
考慮到潛在的治療及照顧費用,我們在研究 「Bowtie 子女成長危疾保」時,將 16 種「基因疾病」納入保障,這些疾病都曾在中國人身上、且通常在 18 歲前發病。每種「基因疾病」的治療方法各異,有些需要長期藥物、營養或言語治療,嚴重者甚至需要進行手術。我們的一次性賠償不設用途限制,讓家長靈活應對各種需求。
通過納入「基因疾病」保障,我們希望為孩子提供更全面的保護,讓家長在面對這些罕見但影響深遠的疾病時,經濟重擔能以減輕支持。
原有的 Bowtie 危疾保系列針對成人的危疾風險提供保障,所以兒童危疾如:俱心臟併發症的川崎病、兒童亨廷頓舞蹈症、成骨不全症均不在保障內。
當我們設計 Bowtie 子女成長危疾保時就將較常見的兒童危疾加入保障範圍。
雖然我們希望針對兒童提供保障,而小朋友患上成人危疾的機率偏低,但我們考慮到不少危疾皆有年輕化趨勢,例如:中風普遍被認為是中老年人疾病,但小朋友亦有機會因感染病毒而中風。我們希望保障有機會發生的情況,而非保障高機率發生的情況,因此將大部份的「成人危疾」同樣納入保障範圍中,除了部份疾病如:柏金遜症及亞爾茲默氏病,香港平均病發年齡為 40 歲以上3,4。
為鼓勵家長為孩子加購醫保,同時減輕家長首年的財政壓力,我們為「Bowtie 子女成長危疾保」提供獨有優惠。
雖然「Bowtie 子女成長危疾保」能夠保障先天性、基因疾病及兒童危疾,但孩子出生後更常遇到的是不同大小的疾病,普通發燒可能都需要住院治療,因此自願醫保是不可或缺的,可以實報實銷入院費用。
我們明白養育孩子的費用不輕,因此在定價時特別按照不同歲數的風險(查看保費表)。小朋友未/剛出世,健康風險較高,所以保費起初較昂貴,每月不論性別均一收費。
隨小朋友長大,患上先天性疾病的機會會減低,保費就有調整的空間。1 歲後風險下降,每月保費比當初便宜接近一半。直至 17 歲時,患病機率更低,每月保費只是 0 歲保費的 12%5。
保費「愈供愈平」的設計,除了定價公平,父母更可以節省保費,為子女預備更多「發展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