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鼻疽(Melioidosis)又稱惠特莫爾氏病(Whitmore’s disease),是一種能夠能染人類及動物(例如羊、豬、馬、貓、狗)的疾病。
類鼻疽的病原體為類鼻疽伯克氏菌(Burkholderia Pseudomallei),該種病菌一般存在土壤和泥水之中,其中在濕潤的黏土特別容易找到。
類鼻疽主要活躍於熱帶氣候的國家及地區,其中以東南亞國家,包括馬來西亞、新加坡和泰國,以及澳州北部最為流行。
根據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在 2017 至 2021 年間的數字,香港每年只錄得 3 至 17 宗類鼻疽個案,但2022年初至11月3日,中心已錄得34宗人類感染類鼻疽個案,當中25宗於8月後出現,居於深水埗患者佔當中20宗,死亡個案達到8宗。
政府當局於深水埗區抽取合共 471個環境樣本,共發現38個樣本呈陽性,兩個與患者居所食水相關。
政府當局於深水埗區抽取合共 471個環境樣本,共發現38個樣本呈陽性,兩個與患者居所食水相關。
類鼻疽患者的常見病徵包括發燒、頭痛、局部疼痛或膿腫、潰瘍、胸痛、咳嗽、咳血及局部淋巴結腫大;臨牀表現則包括局部感染(例如皮膚膿腫)、肺炎、腦膜腦炎、敗血症及慢性化膿性感染。
如果根據患者的感染類型細分,其病徵可以分類如下:
類鼻疽有數個傳播方式,常見方式如下:
類鼻疽患者主要經土壤和泥水受到感染。雖然類鼻疽可以透過接觸患者的血液或體液傳播,但人傳人的案例非常罕見。
類鼻疽的潛伏期一般為 2 至 4 周,但亦可以短至 1 天或長達數年。
類鼻疽患者可以服用抗生素作治療,一般而言,治療將會以靜脈注射抗菌治療開始,2 至 8 周的療程長度將視乎感染程度而定。患者其後會接受口服藥物抗菌治療,療程將介乎 3 至 6 個月。
靜脈注射抗菌治療有 2 種,包括每 6 至 8 小時注射一次頭孢他啶(Ceftazidime)或每 8 小時注射一次美羅培南(Meropenem);口服藥物抗菌治療亦有 2 種,包括每 12 小時服用一次複方新諾明(Trimethoprim-sulfamethoxazole)或每 8 小時服用一次阿莫西林克拉維酸(Amoxicillin / clavulanic acid )。
如果患者有盤尼西林過敏,就應該通知醫生,以獲處方其他藥物。
類鼻疽沒有針對性的預防疫苗,因此只能採取以下方法預防感染:
類鼻疽患者死亡率為40%至75%。
類鼻疽廣泛存在於土壤和泥水中,特別是濕潤的黏土。另外在發生颱風或暴雨後,類鼻疽病原體的類鼻疽伯克氏菌有更大可能曝露於地面,並隨強風或暴雨而更易散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