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汗出,就有糧出」,有薪的勞動在成年人的世界中是一件正常不過的事情。但先前大熱的日本劇集《逃避雖可恥但有用》(港譯為《僱傭妻子》)卻點出了社會中另一現象──無償家務。「愛不能量化為金錢,但是,為什麼愛又能量化為家務勞動?」這種以愛之名,而要求對方白白的付出劇中稱為「愛的榨取」。此劇引人反思之處頗多,詳情大家可以找此劇來看看。
對於零用錢應否與小朋友勞動掛勾,東西看法大有不同。
有關於此的中文文章作者認為有薪勞動為零用錢之法留有所保留。它既可以令小朋友提早理解到社會中不會有「不勞而獲」的事,又可分攤家務,令小朋獲不會對家庭勞動袖手旁觀,不失為一妙計。但又懼於小朋友因此而變得錙銖必較,凡要幫父母忙便談錢不談情,亦因此不視家務為作為己任。我認為更百口莫辯的是,若有一天小朋友不想做家務,而說:「我把錢給你,你做。」那豈不是把父母子女關係打作僱傭關係了。
然而,美國調查顯示,美國小朋友的零用錢平均為每年800美元,即約$145港元一星期。這些零用錢皆不是不勞而獲的,而是他們完成家務後的薪金。亦有家長盛讚此方法,並引心理學中的強化理論(reinforcement theory)為基礎(此論會有專文討論)。儘管此貌似已成美國家庭的常態,但仍有學者認為小朋友因照顧自己而獲償一事,其實並不合理,繼而指出家務有償並難以持續。
若要以家務勞動為零用錢的標準,應該從家務的種類入手。若果是一些一次性、或者非常規的家務,例如洗車等,大概也可以以金錢為獎勵。
概然如此,大家或可學習一下,給予小朋友一些小考驗/課程,並以金錢作為獎勵,例如教導他們洗碗的步驟、或洗碗時應避免之事。當然,他們需要合格才能獲償。此概保障他們基本的收支,又不失他們烝烝之孝。當然,這些承諾若以紙本為憑,則恐防失之效率、欠缺紀錄。Mellow App中Earning之下,可設定任務的獎勵、時間,家長以此可迅速為小朋友設計任務,並留下紀錄,以作日後回顧調整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