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稅攻略
報稅攻略

【自僱人士 / Freelance 報稅】要拎商業登記證?報利得稅定薪俸稅?

自僱人士/ Freelancer 如何報稅呢?無商業登記證的話需領取嗎?自僱人士應該報利得稅定薪俸稅?稅率如何計算?Bowtie 團隊整合了關於自僱人士及 Freelance 報稅的資訊,讓這些朋友免卻報稅煩惱!
作者 Bowtie 團隊
日期 2022-06-30
更新 2024-08-07
目錄
自僱人士定義,Freelancer 都屬於自僱人士嗎?自僱人士要開公司及申請商業登記證嗎?開了有甚麼好處?自僱人士需要報稅嗎?自僱人士何時要報稅?收唔到報稅表就代表不用交稅?自僱人士需要報稅的項目自僱人士扣稅的項目自僱人士需要為報稅準備甚麼?

自僱人士定義,Freelancer 都屬於自僱人士嗎?

自僱人士是指在沒有任何僱傭關係下,從買賣貨品、提供專業或個人服務中賺取入息的人士,因此被視為經營行業、業務或專業。

自僱人士的例子(包括但不限於)

  • 老闆
  • 是合夥業務的合夥人
  • Freelancer (自由工作者)- 若非以僱員身分受僱,也符合自僱人士的定義

用 2 點決定你是否僱員

  1. 僱主有沒有為你提供僱傭合約?
  2. 僱主有沒有為你供強積金?

如答案是「沒有」,你就屬於「自僱人士」。

自僱人士要開公司及申請商業登記證嗎?開了有甚麼好處?

專業會計師一般都會建議自僱人士開公司及申請商業登記證

有商業登記證好處

  1. 報稅時有著數

一切與為賺取業務收益相關的支出都可扣稅,例如老闆與潛在顧客會面介紹產品,吃飯的開支可以扣除,所以自僱人士開公司及申請商業登記證後,可扣除的支出相對較交薪俸稅多,而要交的稅亦可能較交薪俸稅少。

  1. 可享政府資助

近年在疫情下,政府對中小企有不少資助項目提供,希望各企業可以捱過疫情,假如自僱人士沒有依法領取商業登記,那麼就不會符合申請條例,錯失拿到政府資助的機會。

  1. 避免受刑責

根據商業登記條例,凡在非僱傭關係下從事商業活動圖利,都必須要領取商業登記證,若不申請,後果可被罰款 HK$5,000 及監禁 1 年。

  1. 避免銀行封鎖戶口

假如自僱人士長時間以個人銀行戶口收取賺取款項,出入數太頻密或金額龐大,銀行系統一經發現,有機會將其私人銀行戶口封賬。

自僱人士當中,有部份也可豁免商業登記證,包括農業、園藝或漁業的經營 / 擦皮鞋的生意 / 及小販。

而業務屬於「提供服務賺取利潤」,同時每月平均營業額不足 HK$10,000 的人士,即可符合資格申請豁免商業登記證費用

如果屬於其他類型業務,而每月平均營業額不高於 HK$30,000 ( 稅務局是以平均 6 個月收入計算),而又屬於新業務,則以開業後首 6 個月計算,都可以申請豁免費用。

自僱人士需要報稅嗎?

自僱人士當然需要報稅。

不過在報稅時,自僱人士和受僱人士計算稅率的方法未必相同,提交的文件亦不一樣,因自僱人士有機會需要提交個別人士報稅表(BIR60)利得稅報稅表(BIR52)

如果是經營合夥業務,就需要將自僱人士的文件連同合夥業務的財務報表和利得稅計算表一併提交。

自僱人士報薪俸定利得稅?與受僱人士有何分別?

員工(全職、兼職或炒散):

作為公司員工,不論是全職、兼職或炒散,只要是由公司出糧,就要繳交薪俸稅。但自由工作者(Freelancer)平時在不同公司炒散、兼職或者接 job 又該如何計算?

雖然不是公司的長期員工,但該公司本身在報公司稅時,也會申報與 Freelancer 相關的支出,理應填報「支付酬金給僱員以外人士的通知書」(IR56M表格),因此這類 Freelancer 需要申報薪俸稅。 

所以報稅時,如果公司未有為你提供以上的表格副本,謹記要向公司索取,否則就難以準確地填寫報稅表。

但如果你是老闆,經營獨資業務:

在沒有任何僱傭關係下,自己揸旗做老闆經營獨資業務,在香港從事買賣貨品、提供專業或個人服務而賺取金錢,就被視為自僱人士,如新娘化妝師、私人補習老師或者的士司機。自僱人士無論有沒有開公司,都要繳納利得稅。

總結

收入來源需要商業登記?需要申報的稅項
公司薪俸稅
買賣貨品、提供專業或個人服務✔️利得稅
買賣貨品、提供專業或個人服務(農業、園藝或漁業的經營 / 擦皮鞋的生意 / 及小販)利得稅
在公司工作,同時有透過買賣貨品、提供專業或個人服務賺取入息✔️薪俸稅 + 利得稅

針對自僱人士,現時有 2 個方法可報稅:

  1. 「利得稅兩級制」
  2. 「個人入息課稅」

自僱人士可根據個人職業和家庭收入開支的實際情況,對選擇哪種方式報稅進行判斷。

納稅人不必擔心,當收回報稅表後,稅務局會就你的情況進行分析。如果選擇個人入息課稅會令你稅款較多,稅務局並不會選擇以個人入息課稅作評稅,並會將此情況通知你。

當然,如果你想免卻煩惱可以聘請專業會計師處理帳目。

自僱人士何時要報稅?

與薪俸稅一樣,報稅表需要在發出報稅表日期起 1 個月内提交予稅務局,有關確實提交期限會在有關報稅表第 1 頁上列明。如果自僱人士使用電子報稅,稅務局亦會提供額外 2 星期延期提交。 

業務經營情況利得稅報稅表發出時間
新登記的生意業務首份利得稅報稅表會於開業/成立法團當日起 18 個月後發出
持續經營的現有業務利得稅報稅表會在每年 4 月份第 1 個工作日發出
無須每年提交報稅表的業務如業務已停止營業、暫停營業,又或者是在過去年度未有賺取利潤,仍須依隨規定填交報稅表。

收唔到報稅表就代表不用交稅?

如果自僱人士沒有收到由稅務局發出的綠色信封,而個人總收入又超過個人享有的基本免稅額 (HK$132,000),就須於有關課稅年度的評稅基期結束後 4 個月內,即 7 月 31 日前,以書面通知向稅務局主動查詢稅單,並要求發出報稅表。

自僱人士需要報稅的項目

如果自僱人士選擇申報利得稅,就該按以下方法報稅:

  1. 若自僱人士的業務屬於獨資生意,需要在「個別人士報稅表」(BIR60)内的第 5 部申報以下項目:
  • 總入息
  • 營業額
  • 毛利 / 虧損(如並非從事買賣業務,則可填寫 0 作申報)
  • 帳目所示純利 / 虧損
  • 應評稅利潤:可使用利得稅計算表計算最終金額
  • 認可慈善捐款總額(如有)
  • 已支付的強積金供款
  • 無運作的業務(如果你的業務在整年度沒有運作,仍須在表格第 5 部的第 1 和第 2 兩項,及第 3 至第 9 項填上 0  作申報)
  1. 如果你的業務是合夥、或在有關年度內由合夥轉為獨資業務/由獨資轉為合夥業務,就需要在「利得税報税表─法團以外的人士」( BIR52 表格),填報利潤及虧損。

👉選擇申報薪俸稅?了解報稅注意的事項方法

自僱人士扣稅的項目

如果自僱人士選擇申報利得稅,所有由納税人為賺取利潤而支付出的開支也可獲准扣除,例如辦公室租金、水電、電話費支出、自僱人士強積金供款、商標、設計或專利的註冊費等。

然而,以下項目則不可被扣除:

  • 家庭、私人開支及任何與利潤無關的支出
  • 虧損或撤回資本
  • 用於「改進」方面的成本/任何資本性質的開支
  • 保險或彌償合約的賠款
  • 與利潤無關的樓宇租金/開支
  • 除了支付僱員薪酬而已繳付的薪俸税外其他稅項
  • 支付東主、其配偶、合夥人、其配偶的薪酬、資本利息及貸款利息
  • 在《税務條例》第 16AA 條以外,向強制性公積金計劃作出的供款

👉選擇申報薪俸稅?了解免稅額及扣稅項目

自僱人士需要為報稅準備甚麼?

作為自僱人士,須就獨資業務或合夥業務賺得的應評税利潤課繳利得税,要注意以下事項:

  • 申請商業登記證
  • 備存足夠的業務紀錄至少 7 年
  • 根據會計紀錄擬備帳目
  • 填寫及提交報税表,以申報業務利潤或虧損
  • 除非已收到税務局發出的報税表,否則應於有關課税年度的評税基期結束後 4 個月內,以書面通知税務局須要課税
  • 如業務已結束,須於 1 個月內通知税務局
  • 如業務地址有所更改,須於 1 個月內通知税務局
  • 按時繳付税款

👉報薪俸稅又要準備甚麼?立即了解報稅須知

分享
這篇文章有用嗎?
21
0
以上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稅務建議。如你對自己的稅務責任有任何問題或需要任何税務建議,請諮詢你的稅務顧問。你亦可以瀏覽稅務局文件了解扣稅詳情。
危疾復發Bowtie最多賠5次

相關文章

【報稅2024】年薪幾多要交稅? 即睇 20 大常見問題! 【報稅2024】年薪幾多要交稅? 即睇 20 大常見問題!
報稅攻略

【報稅2024】年薪幾多要交稅? 即睇 20 大常見問題!

【供樓扣稅】供款期愈長就愈抵?即睇扣稅資格及免稅額! 【供樓扣稅】供款期愈長就愈抵?即睇扣稅資格及免稅額!
報稅攻略

【供樓扣稅】供款期愈長就愈抵?即睇扣稅資格及免稅額!

【交稅方法 2023】什麼是暫繳稅?了解如何計算交幾多稅! 【交稅方法 2023】什麼是暫繳稅?了解如何計算交幾多稅!
報稅攻略

【交稅方法 2023】什麼是暫繳稅?了解如何計算交幾多稅!

限時優惠:1月15日或之前投保時輸入【BLOGRIDER】,即享自願醫保首兩年保費 7 折優惠!
立即報價

其他話題

電郵查詢

一般查詢
hello@bowtie.com.hk
傳媒查詢
media@bowtie.com.hk
合作推廣
partner@bowtie.com.hk

© 2025 保泰人壽保險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我們檢測到您的瀏覽器已經過時。如要得到最佳的瀏覽體驗,請更新或使用其他瀏覽器。 知道了
有人幫
如果你想...

有人幫

產品 Specialist 為你解答任何關於產品的問題
搵產品專員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