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結石是指在膽囊或膽管內積聚之膽固醇、膽色素及鈣鹽等形成的結晶體。膽囊是貯存膽汁(消化液)的地方,亦會調節膽汁分泌,以消化食物中的脂肪;而膽管的功用則是將膽汁從肝臟和胰腺運送到十二指腸。
膽結石大小不一,形狀小至沙子,亦可以大至高爾夫球;而膽囊內亦可以同時出現多顆或超過一種膽結石。膽結石臨床上大致分為膽固醇結石和色素性結石兩類:
最常見的膽結石類型,通常呈黃綠色,主要是由未溶解的膽固醇組成,也可能含有其他成分。
當膽汁中含有過多的膽紅素時,就會形成這些深棕色或黑色結石。
醫學界對於膽結石的成因尚未有定案,但相信以下因素會增加患有膽結石的風險:
大部分有膽結石的患者都沒有明顯症狀,只有部分患者可能會在進食肥膩食物後,出現右上腹不適,其疼痛有時會反射到後背。由於病徵與一般上消化系統疾病相似,故患者即使出現不適,多會誤以為是因進食過量,或進食大量肥膩食物引致的消化不良、上腹飽脹、反胃、胃氣等;直至患者出現上腹絞痛、發熱及面黃等急性膽囊或膽管炎徵狀,或急性胰腺炎,才會發現患病。
若發現患有膽結石後沒有盡快接受治療,往往可能會因出現併發症而危及生命,可能產生的併發症包括:
卡在膽囊頸部的膽結石會導致膽囊炎,並引起劇烈疼痛和發燒。
膽結石會阻塞膽汁從膽囊或肝臟流向小腸的導管,導致劇烈疼痛、黃疸和膽管感染。
膽結石會導致胰管阻塞,從而導致胰腺發炎。胰腺炎會引起劇烈、持續的腹痛,需要住院治療。
有膽結石病史的人患膽囊癌的風險會增加,但患上膽囊癌的情況非常罕見,因此即使風險增加,患上膽囊癌的可能性仍然偏低。
膽結石如果沒有症狀,一般是不需要治療的。通常患者都是在身體檢查時發現有膽結石,醫生會以腹部超聲波掃描檢查。若沒有任何症狀,未需要接受手術的膽結石患者只要定期接受抽血及腹部超聲波追蹤檢查即可。
膽結石沒法自行排出,治療膽結石的唯一方法是切除膽囊。由於傷口小及復原快,現在多採用微創手術治療。如患者另有阻塞性黃疸、急性胰臟炎或化膿等問題,或是出現症狀後拖延太久才求醫,導致患處發炎沾粘嚴重,可能要改用傳統開刀手術治療。
此手術只需在患者腹部刺穿幾個約一公分或更微細的切口,將內鏡及各種精細的儀器放入體內,透過屏慕上的清晰顯示,進行微創的膽囊切除手術。
此手術用於治療膽管結石,外科醫生首先從患者口腔放入內鏡,到達與十二指腸連接的膽道口,用電刀開一個細小的切口,將一個網籃形儀器伸入膽管內;接著透過X光造影術,找出膽管結石的位置,把結石取出。
若膽囊發炎嚴重或其他原因導致無法進行微創手術,便會改用傳統的開放式手術。手術須在腹部切開約 10 厘米切口再把膽囊取出,一直被視為一項大手術,患者更須在術後留院 3 至 5 日待切口癒合。
部分膽結石體積較小的病人可以用口服藥物 Ursodeoxycholic Acids(URSO)嘗試溶解結石,但只有六成病人有效,且大部分在停藥後 3 至 5 年內會復發,療效成果有限。
已被診斷確定有膽結石的人士,應該三餐定時飲食,避免暴飲暴食與攝取過量的脂肪,另外亦應充分攝取維他命 A、C 及 E ,有助預防產生膽結石。
至於已接受膽結石治療手術的人士,可能會擔心被切除膽囊後會影響消化功能,或誤以為往後的日子可能需要全面戒油。其實由肝臟製造的膽汁,可經膽管送到十二指腸來幫助消化食物中的膽固醇,因此切除膽囊後,並不影響膽汁生產、分泌及消化功能。少部份患者手術後初期進食較油膩食物時容易腹瀉,但一般屬短暫情況,當身體適應後問題便會逐漸消失,因此可採取少量多餐的清淡飲食,並避開會造成脹氣的食物。
大家應實行以下 5 點,以預防患有膽結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