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息肉是指生長在大腸壁或直腸中突起的細胞腫塊,在多數情況下,腸息肉對身體無害,但若息肉長成癌細胞,且進入晚期癌化階段,致命性就會大大提高。
正常的細胞是會在有規律的情況下生長和分裂,但基因突變(Gene mutation)會令某些細胞在不受控制的情況下分裂。而在大腸,當細胞不受控制地生長和分裂便會導致腸息肉形成。
腸息肉依其病理組織可分為以下兩種:
非腫瘤性息肉是不會癌化的息肉,包括:
腫瘤性息肉是指有癌化可能的息肉。大部分癌化皆來自腺瘤性息肉。但需特別注意的是,鋸齒狀息肉與增生性息肉病理組織相似,但鋸齒狀息肉有癌化可能。
通常大腸息肉都是無症狀的,當大腸息肉漸漸長大,才會有較明顯的症狀出現:
缺鐵性貧血
大腸息肉的出血可以是沒有跡象的,這種慢性出血最終將使血液中缺乏鐵,也就是缺鐵性貧血,患者可能感到疲勞和呼吸困難。
有下列特徵的群體,普遍較易發現腸息肉。
腫瘤性息肉有癌化的風險,長期置之不理,會大大增加患上大腸癌及直腸癌的風險。大腸直腸癌腫瘤形成的模式,從正常黏膜經腺瘤階段進行到癌症,是由一連串基因的改變積聚而成。研究顯示,從正常大腸直腸黏膜變成大腸直腸腺瘤性息肉平均所需時間約 10 年,從腺瘤性息肉成為大腸直腸癌則約需 5 年時間。
檢查程序是將攝影鏡頭透過一個細小的軟管,從肛門進行侵入型檢查,當在直腸及大腸鏡發現息肉時,醫師能予以切除並取樣化驗。
檢查方式與結腸鏡類似,差別在於它只檢查直腸及乙狀結腸,且無法進行活體組織切片或取樣,如果檢查中發現息肉,則必須另安排大腸鏡檢查將其切除。
將鋇顯影劑注射到直腸,然後經過特殊的 X 光攝影,顯影劑會使大腸在畫面中呈現白色,息肉則呈現黑色,從黑白色差辨識是否有息肉。
透過電腦斷層掃瞄,得到大腸的成像圖,可檢查出腫脹組織、腫塊、潰瘍及息肉,若發現息肉打算切除,需經由大腸鏡執行。
透過自行採集糞便化驗,其中顯微潛在出血的檢查可以驗出糞便是否含有血液,進而判斷是否有息肉的徵兆。
腸息肉的治療方式一般以外科手術切除為主。當息肉較小時,可用切片夾除去,但當息肉較大時,則需透過內窺鏡息肉切除手術予以切除。
體積過大或腸鏡無法安全觸及的息肉,通常會使用腹腔鏡(Laparoscopy)這類微創手術切除。
若罹患罕見遺傳疾病,例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症,可能需要手術將大腸及直腸切除。
由於現代的飲食習慣及生活方式的改變,腸息肉已逐漸變得常見,特別是 50 歲以上的人群。有見及此,香港政府推行大腸癌篩查計劃,資助 50 至 75 歲及沒有症狀的香港居民在私營界別接受篩查服務,預防大腸癌。參加者會先進行大便隱血測試,檢驗是否有肉眼都見不到的微量血液。若有,會安排接受大腸鏡檢查及切除有可能出現的大腸息肉,避免其演變成癌症。
每日飲食中吃足夠的蔬果和全榖物,並減少攝取脂肪,避免吸煙飲酒,以及保持規律運動,維持健康體重。
大腸直腸癌有遺傳性的傾向,所以家族有成員有大腸直腸癌的病史時,便應定期做腸鏡檢查,防患未然。
腸息肉若長時間得不到處理,有機會慢慢產生變化或變大,大至一定程度時,更有可能出血。
切除腸息肉後是否需要住院,主要視乎患者息肉的大小、數量和進行手術部位。如果息肉較小而且數量也較少的話,一般通過門診進行手術切除之後不需要住院。但是如果息肉較大或者吸入較多,手術創面較大或者有出血的風險,一般建議患者住院觀察,並給予暫時禁食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