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解你公司叫 Bowtie (煲呔) 嘅?」身邊人常常問我。
「咁你幾時會打煲呔?」我會反問。
「結婚?畢業?幫小朋友綁鞋帶?定係幫囡囡打蝴蝶結?」
「保險係保障人嘅特別時刻。你都唔會隨便幫人打煲呔、綁鞋帶啦!呢個一定係你身邊好重要同好珍惜嘅人。」
公司取名 Bowtie(保泰人壽),是因為我們希望建立一個觸動到人的品牌。
香港不乏保險公司,欠缺的是一間以科技為本的保險公司;香港不乏投資成份保險,欠缺的是純保障的人壽與醫療產品。作為精算師,我們認為最簡單的保障,反而正是港人最需要的。
要改變產品的認受性,先要改變銷售渠道。港人熱衷網購,但人壽保險的網上銷售卻只佔整體銷售額不足 1%。事實上,曾有調查顯示,約有六成的受訪港人會考慮網上投保。供求的落差,意味著市場的機會,亦反映了改革的一定難度。保險科技發展停滯不前,是因為我們有「保險」,但未有「科技」。
我在 2015 年創業,試過做保險前線銷售,亦試過於後方做系統設計。多年來不斷創新,屢敗屢戰。我們意識到只有科技才能起革命。但要改革百年傳統,談何容易。
某天,我遇上一個保險公司的 CEO,他跟我說:「你哋應該創造一個自己嘅品牌。如果我喺你哋呢個年紀,沒有受制於科技,我一定會做!」這句話一直在我心中徘徊。
直至 2017 年 9 月,保監局宣布接受虛擬保險牌照申請。什麼是「虛擬保險」? 答案是,全程要網上完成,用手機或電腦能即時投保,核保及索償,毋須以代理或經紀銷售。這不就是我心目中的自主銷售渠道?
機會來了。我和團隊覺得這件事很有意義。在短時間內,我們跟多間保險公司磋商,最後與投資者永明金融一拍即合,正式遞交牌照申請。
決定去做,就要做到最好。何謂最好?我們結集多年來的精算及軟件開發經驗,設計出心中最理想的平台及產品。虛心聆聽、思考用戶的需求。保險,從來都是以人為本,沒有為科技而科技,沒有為分析而分析。貼心的,才是最好。
親力親為的背後,是困難重重。畢竟是由「零」至「一」去建立一間保險公司。沒有顧問支援、沒有龐大團隊、也沒有外購系統。凡事自己動手,不假手於人。
慶幸的是,拒絕一條較輕鬆的路,反而讓我們更早達目的地。2018 年 12 月 20 日,Bowtie 成為首間獲保監局授權的虛擬保險公司。我們總算在過年前趕上尾班車,以「快速通道」取得牌照。
這可能是,我們一生人收過最大份的聖誕禮物,亦是最大的社會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