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wtie 全港首創危疾保險保障先天性基因疾病~
懷孕 18 週起接受投保,同時保障準媽媽及胎兒!
由即日起至 4 月 15 日 投保 Bowtie 仔女成長危疾保,首年保費享高達 85 折優惠!
產後出血(Postpartum Hemorrhage, PPH)是指分娩後出現的過量出血現象,通常發生在分娩後24小時內(稱為「早期產後出血」),但也可能延遲至產後12週內(稱為「晚期產後出血」)。產後出血是全球產婦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若未及時處理,可能危及生命。
正常情況下,產後會有一定程度的出血,稱為「惡露」(Lochia),這是子宮復原時排出血液和組織的自然過程。然而,當出血量超出正常範圍(例如超過500毫升的陰道分娩或1000毫升的剖腹產),便被定義為產後出血。
以下是產後出血幾個主要原因:
- 子宮收縮不良(Uterine Atony):這是最常見的原因,指子宮在分娩後未能有效收縮以止血,導致血流不止。
- 胎盤殘留:若胎盤或其碎片未能完全排出,會干擾子宮收縮,引發持續出血。
- 產程創傷:分娩過程中可能導致陰道、子宮頸或子宮撕裂,這些傷口若未妥善處理,可能造成大量失血。
- 凝血功能障礙:若產婦本身有血液凝固問題(如血友病或妊娠併發症引起的凝血異常),出血風險也會增加。
產後出血的症狀通常顯而易見,需特別留意以下徵兆:
- 大量出血:短時間內浸透多片衛生巾,甚至血塊明顯。
- 頭暈與虛弱:因失血過多導致血壓下降。
- 心跳加速:身體試圖補償失血的表現。
- 下腹疼痛或壓迫感:可能與子宮收縮不良或內部血塊有關。
若出現上述症狀,應立即尋求醫療協助,以免延誤治療。
若產後出血未及時處理,可能引發以下後遺症:
- 休克:因失血過多影響全身供氧。
- 器官衰竭:尤其是腎臟或肝臟受損。
- 死亡:在醫療資源匱乏的地區尤為常見。
然而,若能及時接受醫療干預,例如輸血或手術,大多數產婦都能完全康復,不會留下長期後遺症。
產後出血的死亡率多高?
產後出血的嚴重性不容忽視。根據 Cleveland Clinic 所指,產後出血約佔全球產婦死亡的25%。不過,在醫療條件較好的發達國家,由於及時的治療和完善的產後護理,死亡率顯著降低。
診斷產後出血需要專業醫療評估,通常由醫護人員根據以下方法檢查:
- 出血量評估:醫生會測量或估算失血量,陰道分娩超過 500 毫升或剖腹產超過 1000 毫升即視為異常。
- 身體檢查:檢查子宮是否收縮良好,並探查是否有胎盤殘留或撕裂傷。例如骨盆腔檢查可檢查陰道、子宮頸和子宮;超聲波檢查則可獲取子宮的詳細圖像。
- 生命徵象監測:測量心率、血壓和呼吸頻率,若出現低血壓或心跳過快,可能提示嚴重失血。
- 血液檢查:檢測血紅蛋白濃度和凝血功能,以排除凝血障礙。
若孕婦在家發現異常出血,應盡快聯繫醫生。
產後出血的治療方法取決於出血原因與嚴重程度:
- 藥物治療:使用催產素(Oxytocin)等藥物促進子宮收縮,控制出血。
- 手動處理:醫生可能手動移除子宮內的殘留胎盤組織。
- 手術干預:對於嚴重病例,可能需要進行子宮動脈栓塞術或子宮切除術。
快速診斷與治療是關鍵,產婦應在專業醫療團隊的照護下接受處理。
- 充分休息:避免過度活動,給予身體足夠時間復原。
- 避免提重物:減少子宮壓力,防止再次出血。
- 監測出血情況:若出血量增加或伴隨異常症狀,應立即就醫。
- 定期進行產後檢查:確保子宮復原正常。
雖然產後出血無法完全避免,但某些措施能有效降低風險:
- 良好的產前護理:定期檢查,控制高血壓或貧血等潛在風險。
- 管理高風險因素:如多胎妊娠或子宮過大,需特別關注。
- 專業助產:分娩時有經驗豐富的醫護人員在場,能及早發現並處理異常。
甚麼情況下會導致產後大出血?
以下情況可能增加產後大出血的風險:
- 延長產程:子宮疲勞可導致收縮不良
- 多胎妊娠:子宮過度擴張影響復原
- 曾有產後出血史的孕婦
產後出血的發生率多大?
產後出血的全球發生率約為 1 – 5%,具體數字因地區醫療條件而異。
作者
Bowtie 醫療資訊團隊由持牌的醫生、中醫師、營養師、物理治療師等組成,致力為香港人提供專業的健康資訊。由疾病症狀、治療方案、預防檢查,到健康生活和養生貼士,解答你種種健康疑問。
查看更多健康資訊 本文章內容由 Bowtie 醫療資訊團隊 提供並只供參考,不代表 Bowtie 立場,Bowtie 對任何人因使用或誤用任何信息或內容,或對其依賴而造成的任何損失或損害,不承擔任何責任。此文章內任何與 Bowtie 產品相關的內容僅供參考及作教育用途,客戶應參閱相關產品網頁內詳細之條款及細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