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Blog 專屬限時優惠~
首兩年高達合共11個月免保費!抵過1折
危疾保、人壽保:首兩年合共 11 個月保費豁免;自願醫保、戰癌保、觸木保:首年 4 折
猩紅熱(Scarlet fever)是一種由甲類鏈球菌(Group A Streptococcus)引起的傳染病1,傳染的高峰期多在季節交替之間。猩紅熱多數發生在5至15歲兒童身上,不過,患者家長或經常與兒童接觸的成年人都同樣有機會患上猩紅熱2,因此大家不可輕視猩紅熱的傳染力。以下是患上猩紅熱的一些部分特徵6:
猩紅熱本身是一種非常容易傳播的傳染病,並會以下列途徑傳給他人:
- 呼吸道飛沫:咳嗽或打噴嚏產生的飛沫可以傳播細菌
- 直接接觸:與感染者的皮膚或黏膜接觸(例如握手或擁抱)1
- 食物傳播:如不當處理的食物,有機會傳播甲類鏈球菌,從而將猩紅熱傳播開去2
猩紅熱的潛伏期為1 至7 天,通常為 2 至 5 天1,如不幸感染猩紅熱,患者會出現紅疹,並需時約一星期在會消退。以下將列出猩紅熱不同病發時間的症狀:
病發時間 | 症狀 |
發病初期 | 發燒、喉嚨痛、偶爾頭痛、嘔吐、腹痛 |
發病首天或翌日 | 舌頭表面呈草莓般的外觀、身軀和頸部出現砂紙般粗糙的紅疹 |
病發後數天 | 紅疹蔓延至四肢,特別是腋窩、肘部和腹股溝 |
病發一星期內 | 紅疹消退 |
紅疹消退後 | 指尖、腳趾和腹股溝皮膚脫皮 |
猩紅熱會有後遺症嗎?
若未能得到及時治療,或猩紅熱患者未有按醫生指示完成完整療程的抗生素治療,甲類鏈球菌有機會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位,並可能會導致以下的併發症或後遺症:
- 中耳炎
- 咽喉膿腫
- 肺炎
- 腦膜炎
- 骨或關節毛病
- 腎臟、肝臟和心臟損害
- 中毒性休克綜合症
若情況嚴重,猩紅熱更有機會導致死亡3。
如不幸患上猩紅熱,患者應盡早求醫。只要接醫生指示服用抗生素及退燒藥並多休息即可。以下列出如不幸感染猩紅熱的各種治療方法:
服用抗生素
透過醫生處方的抗生素,可以減輕猩紅熱患者病情持續時間及症狀,同時防止細菌傳染及出現併發症。
服用退燒藥
服用含有撲熱息痛(Paracetamol)及布洛芬(Ibuprofen)的退燒藥,以緩解喉嚨痛和降低發燒。不過,兒童患者應避免服用含有阿斯匹靈(Aspirin)的退燒藥,以免出現雷氏症候群(Reye’s syndrome)。
進食流質及冷凍食品
猩紅熱患者可透過進食雪糕、牛奶、乳酪等流質及冷凍食品,舒緩喉嚨及吞嚥帶來的不適。同時,猩紅熱患者同時避免進食酸性及刺激性的食物4。
補充足夠水分
猩紅熱患者需飲用足夠水份,以防止脫水及緩解猩紅熱帶來的症狀4。
使用抗瘙癢藥物
猩紅熱的紅疹會使患者感到痕癢,如患者不斷搔抓,有機會導致皮膚感染,影響康復進度。因此,患者可以使用含有爐甘石洗劑(Calamine lotion)或抗組織胺藥(Antihistamine)的藥膏或藥物緩解紅疹引起的痕癢5。
雖然現時並沒有疫苗可以預防猩紅熱,但大家可從以下兩方面減低感染猩紅熱的機會1:
個人衞生
- 經常保持雙手清潔,尤其在觸摸口、鼻或眼之前。如觸摸扶手及門把等公共設施、手部被呼吸道分泌物污染或在咳嗽或打噴嚏後,應立即洗手,防止細菌傳染。
- 洗手時,應以梘液和清水清潔雙手,搓手最少 20 秒,用水過清並用抹手紙或乾手機弄乾。如沒有洗手設施,或雙手沒有明顯污垢時,可用含70 – 80%的酒精搓手液潔淨雙手。
- 打噴嚏或咳嗽時,應用紙巾掩蓋口鼻,把用過的紙巾棄置於有蓋垃圾箱內,然後徹底清潔雙手。
- 避免與他人共用個人物品,如餐具和毛巾。
- 當出現呼吸道感染病徵,應戴上外科口罩,不應上班或上學,避免前往人多擠逼的地方,及盡早向醫生求診。
- 患上猩紅熱的兒童應留在家中,猩紅熱患者應該留家中自我隔離,避免外出及上學,並在在接受抗生素治療至少24小時及退燒的情況下才可返回學校,以免猩紅熱的傳播。
保持環境衞生
- 經常清潔和消毒常接觸的傢俬、玩具和共用物件表面,使用 1 比 99 稀釋家用漂白水(即把 1 份 5.25 %漂白水與 99 份清水混和)消毒,待 15 – 30 分鐘後,用水清洗並抹乾;金屬表面則可用 70 %火酒消毒。
- 用吸水力強的即棄抹巾清理可見的污物,如呼吸道分泌物,然後用 1 比 49 稀釋家用漂白水(即把 1 份 5.25 %漂白水與 49 份清水混和)消毒被污染的地方及鄰近位置,待 15 – 30 分鐘後,用水清洗並抹乾;金屬表面則可用 70 %火酒消毒。
-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 避免前往人多擠逼或空氣流通欠佳的公眾地方,高危人士在這些地方逗留時可考慮佩戴外科口罩。
作者
Bowtie 醫療資訊團隊由持牌的醫生、中醫師、營養師、物理治療師等組成,致力為香港人提供專業的健康資訊。由疾病症狀、治療方案、預防檢查,到健康生活和養生貼士,解答你種種健康疑問。
查看更多健康資訊 本文章內容由 Bowtie 醫療資訊團隊 提供並只供參考,不代表 Bowtie 立場,Bowtie 對任何人因使用或誤用任何信息或內容,或對其依賴而造成的任何損失或損害,不承擔任何責任。此文章內任何與 Bowtie 產品相關的內容僅供參考及作教育用途,客戶應參閱相關產品網頁內詳細之條款及細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