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健康
女性健康

【流產】有甚麼種類?原因、常見症狀、自然流產過程(附調理建議)

每名準媽媽都希望腹中胎兒能平安出生,但萬一不幸流產,卻會也對孕婦的身心健康造成重大影響。Bowtie醫療資訊團隊為大家講解流產的、種類、原因、常見症狀及自然流產的過程,同時提供不幸流產的調理建議。
覺得篇文太長?不如睇睇 AI 撰寫嘅撮要
一 Click 即睇
日期 2025-03-24
更新 2025-04-01
目錄
流產是甚麼?流產的種類流產原因流產症狀自然流產過程流產後如何調理?流產幾耐恢復月經?自然流產後多久可以再懷孕?流產的機率多大?流產相關常見問題
~Bowtie 全港首創危疾保險保障先天性基因疾病~
懷孕 18 週起接受投保,同時保障準媽媽及胎兒!
由即日起至 4 月 15 日 投保 Bowtie 仔女成長危疾保,首年保費享高達 85 折優惠!

流產是甚麼?

流產(Miscarriage)是指懷孕20週前胎兒自然死亡或被排出體外的現象。這是孕期中最常見的併發症之一,尤其多發生於懷孕早期(前12週)。根據統計,約10-20%的已知懷孕最終以流產告終。流產不僅影響孕婦的身體健康,還可能帶來情緒上的衝擊,例如悲傷或失落感。

流產的種類

流產根據其發展階段和特徵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 先兆性流產(Threatened Miscarriage):懷孕早期出現少量陰道出血和輕微腹痛,但子宮頸口未開,胎兒仍有存活可能。
  • 難免流產(Inevitable Miscarriage):子宮頸口已開,伴隨明顯出血和腹痛,流產無法避免。
  • 不完全流產(Incomplete Miscarriage):部分胎兒組織已排出,但仍有殘留物留在子宮內,可能需要醫療介入。
  • 完全流產(Complete Miscarriage):胎兒及其相關組織完全排出體外,通常無需額外治療。
  • 稽留流產(Missed Miscarriage):胎兒已死亡但未排出體外,孕婦可能無明顯症狀,需透過超聲波檢查確診。
  • 反覆流產(Recurrent Miscarriage):連續發生三次或以上的自然流產,通常需要進一步醫學評估。

流產原因

流產的成因複雜,可能由單一或多重因素引起。以下是常見原因:

  • 染色體異常:約50%的早期流產與胎兒染色體異常有關,這是最常見的原因。
  • 子宮結構異常:如子宮畸形、子宮肌瘤或瘢痕,可能影響胚胎著床或發育。
  • 內分泌失調:例如黃體功能不足或甲狀腺疾病,影響孕激素水平。
  • 感染:細菌或病毒感染(如德國麻疹)可能危害胎兒。
  • 免疫系統問題:如抗磷脂抗體綜合症,可能導致血液凝固異常。
  • 生活方式:吸煙、酗酒、過度咖啡因攝取或長期壓力都可能增加風險。
  • 年齡因素:孕婦年齡越大,流產風險越高,尤其是35歲以上。

流產症狀

流產的症狀因人而異,嚴重程度也不同,常見包括:

  • 陰道出血:從少量點滴到大量出血,可能伴隨血塊。
  • 腹痛或痙攣:類似經痛,但可能更劇烈且持續。
  • 腰痛:輕微至中度的下背部疼痛。
  • 組織排出:可能排出灰白色組織或血塊。
  • 妊娠反應消失:如噁心、乳房脹痛等症狀突然減退。

若出現以上症狀,建議立即就醫,以確定是否為流產或需要緊急處理。

自然流產過程

自然流產通常經歷以下階段:

  1. 先兆期:少量出血和輕微腹痛,可能持續數小時或數天。
  2. 進行期:出血量增加,腹痛加劇,子宮頸口逐漸開大。
  3. 排出期:胎兒及其組織排出體外,伴隨明顯血塊。
  4. 恢復期:出血和腹痛逐漸減少,子宮開始復原。

整個過程可能持續數小時至數天,具體時間取決於懷孕週數和個人體質。

流產後如何調理?

流產後的身心恢復至關重要,以下從心理、生活作息和飲食三方面提供建議:

心理調理
  • 接受情緒:流產可能引發悲傷、內疚或焦慮,允許自己表達這些感受是第一步。
  • 尋求支持:與家人、朋友或心理諮詢師交流,減輕情緒負擔。
  • 參加支持小組:與有相似經歷的人分享經驗,獲得安慰
生活作息
  • 充分休息:避免劇烈運動或重體力勞動,至少休息數天至一週。
  • 避免性生活:醫生通常建議2-4週內避免性行為,以防感染。
  • 定期複診:確保子宮恢復正常,排除殘留組織風險。
飲食方面
  • 攝取蛋白質(如雞蛋、魚類)和維他命(如水果、蔬菜)以促進癒合。
  • 補充鐵質:出血可能導致貧血,可食用紅肉、菠菜等補鐵食物。
  • 避免刺激性食物,如辛辣或油膩食物,以免影響消化。

流產幾耐恢復月經?

流產後月經通常在 4-6週內恢復,但因人而異。有些女性可能在2週內恢復,而有些則需更長時間。初次月經可能不規律,隨後逐漸正常。若超過8週仍未恢復,建議諮詢醫生。

自然流產後多久可以再懷孕?

醫生通常建議等待 1-3個月經週期(約1-3個月),讓子宮和身體充分恢復。這段時間也有助於心理調整,降低再次流產風險。然而,若無併發症且身體狀況良好,部分女性可能在醫生同意下更早嘗試懷孕。

流產的機率多大?

流產機率因年齡和健康狀況而異。整體而言,約 10-20%的已知懷孕以流產結束。年齡是關鍵因素:

  • 20-30歲:9-17%
  • 35歲:約20%
  • 40歲:約40%
  • 45歲:高達80%

此外,反覆流產的機率約為1-2%,通常需要進一步檢查。

流產相關常見問題

流產後有甚麼禁忌?

流產後應避免以下行為:

  • 劇烈運動:跑步或舉重可能影響子宮癒合。
  • 2-4週內避免性生活,以防感染。
  • 使用衛生棉條:改用衛生巾,減少感染風險。
  • 洗澡時淋浴,避免細菌進入陰道。
  • 飲酒與吸煙,因為這會影響恢復並可能危害下次懷孕。
甚麼是先兆性流產?

先兆性流產(即作小產)是指懷孕早期(通常20週前)出現少量陰道出血和輕微腹痛,但子宮頸口未開,胎兒仍有存活可能的情況。此時應立即就醫,醫生可能建議臥床休息、避免性生活或補充黃體酮,盡量保胎。若症狀加重(如出血增多),可能演變為難免流產。

分享
這篇文章有用嗎?
0
0
本文章內容由 Bowtie 醫療資訊團隊 提供並只供參考,不代表 Bowtie 立場,Bowtie 對任何人因使用或誤用任何信息或內容,或對其依賴而造成的任何損失或損害,不承擔任何責任。此文章內任何與 Bowtie 產品相關的內容僅供參考及作教育用途,客戶應參閱相關產品網頁內詳細之條款及細則。

相關文章

醫保可保障纖維腺瘤的治療和檢查費用嗎? 醫保可保障纖維腺瘤的治療和檢查費用嗎?
女性健康

醫保可保障纖維腺瘤的治療和檢查費用嗎?

懷孕初期除了作嘔還有什麼徵兆?出血反映什麼風險? 懷孕初期除了作嘔還有什麼徵兆?出血反映什麼風險?
女性健康

懷孕初期除了作嘔還有什麼徵兆?出血反映什麼風險?

【植入性胎盤】了解成因、症狀、診斷、處理及預防方法 【植入性胎盤】了解成因、症狀、診斷、處理及預防方法
女性健康

【植入性胎盤】了解成因、症狀、診斷、處理及預防方法

限時優惠:4月15日或之前投保時輸入【BLOGAPRHEALTH】,即享自願醫保首年保費 5 折優惠!
立即報價

其他話題

電郵查詢

一般查詢
hello@bowtie.com.hk
傳媒查詢
media@bowtie.com.hk
合作推廣
partner@bowtie.com.hk

© 2025 保泰人壽保險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有人幫
如果你想...

有人幫

產品 Specialist 為你解答任何關於產品的問題
搵產品專員問下
product-specia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