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醫學界對新冠肺炎的了解愈趨成熟,近月,不少研究指出流感及新冠病毒很有機會於社區共同廣泛流傳,令大眾出現對香港「雙疫拍門」的擔憂 [3]。
研究顯示,流感可增加新冠病毒的傳播率超過一倍,並助長疫情蔓延。若同時感染流感和新冠病毒,該患者的死亡率可能較僅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高出一倍以上 [4,5]。最近政府專家顧問、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和他的團隊也從動物實驗中確認了此消息。同時感染2種病毒的臨床結果比感染單一病毒顯著較差。
事實上,最近亦有不少同時感染2種病毒的嚴重和死亡病例 [6,7]。2020年12月初,本港就有1名38歲新冠肺炎男病人證實同時感染甲型流感,因病情持續惡化於入院數天後離世,成為本港最年輕的新冠肺炎死者 [8]。
隨著香港的冬季流感季節來臨,流感與新冠肺炎的傳播或會進一步加劇,對社會構成嚴重威脅。
流感患者的病徵包括:
這些病徵跟新冠肺炎患者非常相似,除非透過專業的臨床判斷和測試,市民一般難以區分 [7,9]。而每一個患者患病的嚴重程度不同,較嚴重的病徵,出現併發症的機會一般常見於5歲以下或65歲以上的人士,或慢性疾病的患者。
現時,市面已經備有流感和新冠病毒的測試,惟目前政府、私家醫院及醫療機構的新冠病毒測試皆不能為市民同時檢測是否患上流感,因此,即使新冠病毒測試結果呈陰性,出現以上病徵的市民也需要尋求進一步醫療建議,以確認自己是否患上流感。
預防季節性流感於社區大爆發的方法有很多,其中以佩戴口罩和勤洗手等最為普遍,而最為重要,世界各地不同的衛生組織亦建議的就是接種疫苗[10,11] 。每年,世界衛生組織亦會預測流感季節中可能在北半球和南半球傳播的病毒傳染趨勢,各藥廠便會因應此預測來製造相關疫苗。
可是,接種疫苗的成效會受當地的接種率(若較少人接種,防疫效果會較低)、疫苗及流行病毒株是否匹配、以及變種病毒 (如H3N2型/ 其他新型病毒) 等不同的原因影響 [12]。過往數據顯示,每年接種流感疫苗的有效性最高只達40至60%[13]。值得注意的是,由於2020年的流感病發率大幅下降,今年有關疫苗製作的參考數據有限,所以今年接種流感疫苗的成效或會比過往低 [14]。
由於接種流感疫苗及其他預防流感的方法並非百分百有效,故出現流感病徵的人士應求醫並考慮接受醫生的抗病毒治療,從而減低出現併發症的風險。現時市面上有不同抗病毒藥,當中以神經氨酸酶抑製劑 (neuraminidase inhibitors) 最被廣泛使用。
目前香港最常用的抗病毒藥已獲認證,於感染不同病毒株的流感患者中有治療功效,有效縮短出現症狀的時間,其安全性亦與安慰劑相近 [15,16]。除了傳統需要服用5天療程的神經氨酸酶抑製劑外,近年亦有新型口服抗病毒藥推出市面。此藥只需服用單一劑量已能達致與神經氨酸酶抑製劑相近的效果對人體也非常安全。除了方便,病人亦無需再擔憂因無法完成整個抗病毒藥療程而引致的健康風險。惟此款口服抗病毒藥尚未被醫管局納入藥物名冊,因此暫時只於私家診所及私家醫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