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會向每名合資格人士發放總額共 HK$5,000 的「電子消費券」;至於其他透過不同入境計劃在港居住及來港升學的合資格人士,則可獲發HK$2,500消費券。
政府表示計劃分兩期發放(詳細日子待政府公佈),但去年曾領取消費券的市民,將於4月自動獲發首輪HK$3,000元消費券,餘額則在年中發放。
透過去年推出的電子消費券計劃所收集的登記資料,於4月直接向成功登記消費券市民發放 HK$3,000:
每名合資格的18歲或以上香港永久居民及新來港的人士都可以領取 HK$5,000消費券。
政府會透過去年推出的消費券計劃所收集的登記資料派發消費券,如已在上年登記則無須再次申請。
如果今年新符合以下資格者,則須要提出申請。
至於外傭、來港工作的外地人士和留學生,皆不符合申請要求。
新符合以下資格者可於電子中央登記系統進行網上登記或填表。只要在 6 個儲值支付工具中選擇一個作為收款平台,並填寫相關的帳戶號碼即可。
每一張八達通卡或個人電子錢包只可登記一次,不能重複使用。
政府將與 6 間儲值支付工具營辦商,包括支付寶香港(Alipay Hong Kong)、八達通(Octopus)、Tap & Go拍住賞、WeChat Pay HK、中銀香港BoC Pay及滙豐銀行的PayMe。按政府資料顯示,此 6 個支付工具涵蓋三萬至十萬家本地零售、飲食及服務業商戶。
新申請的市民可選定最適合自己的一款支付工具以收取及使用消費券。
八達通 | AlipayHK | Tap & Go | WeChat Pay | BoC Pay | PayMe | |
可否合併使用 | 不可以 | 可以 | ||||
領取方法 | 到公共交通補貼領取站、OK便利店、7-11、惠康、八達通服務站或經八達通手機應用程式領取 | 經手機應用程式直接存入賬戶 | ||||
接受商戶 | 6.2 萬間零售商戶 | 逾 10 萬間零售商戶 | 接受 Mastercard 感應支付或銀聯閃付的商戶 | 逾 9 萬間零售商戶 | 接受 BoC Pay 的商戶 | 接受 PayMe 的商戶 |
交通工具 | 港鐵、巴士、專線小巴、渡輪 | 巴士、專線小巴 | 不適用 |
消費券原意為振興本地消費市場,所以可廣泛用於本地商業機構,包括本地食肆、街市檔販、持有商業登記的網店或網購平台如 HKTV Mall 等。需要留意的是,消費券不能用於海外商戶、無商業登記的網店或網購平台、繳交水電費或稅項等用途。
澳門政府於2020年抱著「促內需、促消費、保企業、保就業及解民困」的目標,向每位合資格居民派發電子消費卡,第一期補貼金額為$3,000,第二期提高至$5,000,即合共$8,000。
每人每日使用上限為$300,僅可用於購買貨品或服務,不得兌換為現金,亦不得用於娛樂場、境外旅遊服務及醫療服務等由法規訂定的特定場所或用途。
消費卡一旦遺失,不作補發。逾期未使用的餘額將會退回庫房,卡內餘額也會清零。
台灣以「好領、好用、好刺激」為原則,發行「振興三倍券」,民眾需要先付$1,000購買價值$3,000的「三倍券」。
振興券設有實體券、電子支付(如Line Pay)、電子票證(如悠遊卡)及信用卡4種模式。實體券包括5張$200元券和4張$500元券,不設找零。
消費券的使用範圍十分廣泛,適用於餐飲、夜市、傳統市場、商圈、旅遊住宿等,唯不適用於電商、繳稅、繳罰單、規費、股票、保單等。
90年代初,日本由於泡沫經濟崩盤,經濟陷入了停滯。於是,日本政府於1999年向有15歲以下兒童的家庭、65歲以上的非課稅者等合資格者發放「地域振興券」,以每人2萬日圓為限,每張消費券面額為1千日圓。
不過,翻查當年報導,有關刺激措施只帶來了約2,000億日圓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僅約30%被真正用於消費,其餘約70%均被當作儲蓄用途,成效不彰。
為了支援受疫情重創的行業,英國智庫「決議基金會」建議向全國成年人派發價值500英鎊(約5,000港元)的消費券,未成年者則可獲250英鎊。
當局暫打算規定消費券僅適用於某些特定行業,例如酒店、飲食、零售等等;不適用於網上購物,期望能有效鼓勵民眾外出消費購物,推動經濟復甦。
消費券不會因為自動增值或有上限而減少,你可以直接用八達通消費,再拍卡領取餘下的 HK$1,000 即可。
如果去年登記的電子支付錢包已經失效,或去年登記的八達通卡已經遺失,可在限期內更新資料,無需額外提交表格。有需要的市民可以致電電子錢包營辦商或八達通公司(2969 5500)查詢。
首期不可轉換領取消費券的平台。
發放第二期消費券時,可重新選擇收款平台,詳情有待政府公佈。
政府會確保收到消費券人士合乎留港條件,並在香港商戶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