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體異常(Chromosomal Abnormalities)是指人類細胞中染色體在數量或結構上出現的異常變化。染色體是攜帶遺傳信息的結構,由 DNA 和蛋白質組成。
正常情況下人類有 23 對(46 條)染色體,包括 22 對體染色體和 1 對性染色體(XX 或 XY)。當染色體數量或結構偏離正常時,可能影響個體的生長、發育及健康,甚至引發遺傳疾病。
這種異常可能在受精過程中或胚胎早期發育時發生。了解其成因和影響,有助於及早應對相關健康風險。
當染色體少一條時,稱為單體症(Monosomy),即某對染色體中只有一條而非正常的一對。這種情況通常會導致嚴重發育問題,甚至胚胎無法存活。例如:
單體症在體染色體中極為罕見且通常致命,但在性染色體中相對常見,影響程度也較輕。對於「染色體異常少」的疑問,這是最典型的例子之一。
染色體異常可分為以下四種類型,這些類型可能導致不同程度的染色體異常畸形,影響範圍從輕微到嚴重。
懷孕期間最常見的染色體異常是三體症,包括以下幾種:
這些異常可能導致胎兒發育遲緩、器官畸形或流產。產前篩查能幫助孕婦及早發現問題。
染色體異常原因主要包括:
染色體異常的發生機率因類型而異,以下是一些數據:
高齡孕婦(35 歲以上)生育染色體異常嬰兒的風險顯著增加。
以下是常見的染色體異常疾病對照表:
疾病名稱 | 染色體異常類型 | 主要症狀 |
唐氏綜合症 | 21 三體 | 智力障礙、特殊面容、心臟缺陷 |
愛德華氏症 | 18 三體 | 多發性畸形、發育遲緩 |
巴陶氏症 | 13 三體 | 唇裂、腭裂、神經異常 |
特納氏綜合症 | 45,X | 身高矮小、生殖發育不全 |
克林費特氏症 | 47,XXY | 生殖發育不全、學習困難 |
對於嚴重的染色體異常,如唐氏綜合症等,目前尚無根治方法。因此,早期篩查和產前檢查至關重要,以便提前做好準備。
T21 檢查全名為「無創性胎兒染色體產前檢測」(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 NIPT),由香港中文大學化學病理學系研發,T21是專門檢測胎兒最常見染色體疾病的非侵入性產前檢查。這種技術利用孕婦血液中的胎兒游離DNA,僅需抽取10ml血液,即可評估胎兒患有唐氏綜合症、愛德華氏綜合症、巴陶氏綜合症、性染色體相關疾病和微缺失症候群等染色體問題的風險。
Nifty Pro 是由華大基因(BGI)研發的一種非侵入性胎兒染色體異常檢測技術,於懷孕第十週起便可進行,通過新一代DNA測序並結合生物信息技術,分析胎兒游離DNA狀況,能夠篩查92種染色體相關或異常項目,如唐氏綜合症、天使綜合症等。
雖然無法完全預防,但可採取以下措施降低風險:
染色體異常(Chromosomal Abnormalities)是胚胎期常見的遺傳問題,可能導致嚴重疾病,影響寶寶的發育與健康。Bowtie 明白家長對此的憂慮,因此推出 Bowtie 仔女成長危疾保,針對76種基因疾病、先天性及兒童疾病提供全面保障,讓家長在面對潛在健康危機時更有信心。
為何選擇 Bowtie 仔女成長危疾保?
透過早期投保,您可以從容應對醫療費用,專注於孩子的治療與成長。子女成年後,父母更可以為子女轉換至 Bowtie 危疾保,加大保障!
第15對染色體(位置15q11—13)缺陷會引起一種罕見疾病:普瑞德威利症候群,為每10,000至30,000人中有1人患病。
新生兒時期的患者通常會出現肌肉張力低下、餵食困難、生長遲緩以及體重增長不易等問題。這些低體重的問題通常在2歲左右開始改善,但到了4至8歲之間,患者的食慾會突然大增且難以控制,出現對食物的不可抗拒衝動行為,導致持續增重和肥胖。除了輕至中度的智能障礙外,成長過程中還會伴隨許多行為問題。
染色體異常通常在胚胎期發生,後天異常多見於癌症等疾病。
35歲或以上的女性懷孕時,生下嬰兒具有染色體異常的風險會增加。這是因為卵子的老化過程可能導致減數分裂(meiosis)失誤。因此,35歲或以上的孕婦可能會被建議進行基因諮詢或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