暈針(Needle phobia)是指對於涉及針刺程序有過度而不合理的恐慌,該恐慌情緒更會持續一段長時間。患者在抽血、打針、針灸或捐血等過程中,因心理恐懼而突然感到身體不適例如暈眩,嚴重者更會導致血壓過低及心跳減慢,甚至昏迷倒地及不省人事。
~11 月 Blog 專屬限時優惠~
首兩年高達合共11個月免保費!抵過1折
危疾保、人壽保:首兩年合共 11 個月保費豁免;自願醫保、戰癌保、觸木保:首年 4 折
暈針患者對一般醫療程序均十分抗拒甚至敬而遠之,尤其是涉及針刺的程序。有些患者會在求醫前數天至數小時內出現高血壓及心跳減慢的症狀,而在接受程序當刻更會因血壓急速下降而出現暈眩。其他常見症狀包括:
科學家尚未研究出暈針的確實原因,一般相信與其他恐懼症(Phobia)的病因相似,當中包括:
- 過往負面經歷:患者曾經歷痛苦或不愉快的針刺程序,而導致及後長遠的負面影響及恐懼,研究顯示大多患者都需要長期接受針刺程序。
- 遺傳及基因影響:約八成患者的直系親屬如父母、兄弟姊妹等都有相同的暈針問題。
- 天擇演化:部分心理學家相信暈針是人類在遠古時代進化至今的一種生物適應模式,用以避開危險。
- 迷走神經反射:當暈針患者看見針或被針觸及時,便會刺激及啟動迷走神經反應,腦部因而釋出鬆弛血管的激素,繼而令血壓急劇下降,導致頭暈或昏眩。
由於暈針患者在觸及針刺時會刺激及啟動迷走神經反應,腦部因而釋出鬆弛血管的激素,繼而令血壓急劇下降,導致頭暈或昏眩,嚴重者更會神智紊亂及不省人事,但一般只需休息一段時間便可恢復。然而,若該患者的恐懼過於劇烈,迷走神經反應所引致血壓下降得過份急速,便可能導致休克,在此情況下有機會致命。
由於大多數的醫療治療或檢查都涉及針刺程序例如打針、抽血等,暈針患者或會為了避開針刺程序而拖延甚至拒絕求醫。由於長期病患者需要定時覆診以作緊密監察,延誤就醫會引致病情惡化,嚴重者更會有生命危險。
暈針的情況往往出現得突然而且不能根治,因此打針者及被打針者應學習一些預防及應對的措施。
被打針者可以:
- 避免直視針筒
- 到醫院檢查或覆診時,攜帶家屬或朋友陪同前往
- 在接受針刺程序時以其他活動例如觀看手提電話或與人傾談,以分散注意力
- 接受針刺程序時維持平臥的姿勢
- 在過程中深呼吸
- 放鬆注射藥物的肌肉
- 提醒醫護人員你有暈針的情況,以助他們作好準備
打針者可以:
- 了解及體諒暈針患者的恐懼,切忌批評
- 在施行針刺程序時,協助患者維持平臥的姿勢
- 善用遠程醫療(Telehealth)以增加患者的信任,從而了解他們的恐懼及共同制定應對計劃
- 在接受針刺程序時,可適當獎勵暈針兒童
醫學上並無單一治療方法用以對付暈針,患者需要接受多方面的治療來減輕症狀:
- 暴露療法(Exposure Therapy):以循序漸進的方法令患者慢慢面對畏懼的針刺,例如最初觀看「針」的圖畫、繼而令患者站近「針」、最後由患者手執「針」。此療法有效改變患者面對針筒時的心理及生理反應。
- 認知行為治療(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是一種針對改變思想與行為的心理治療,透過與治療師溝通及表達對「針」的恐懼,以學習嶄新的應對方法,有助控制及減輕症狀。
- 藥物治療:服用醫生處方的抗焦慮藥物有助緩解過分緊張的情緒。
1. 針灸也可以導致暈針?
由於針灸過程涉及針刺在皮膚上,患者在看見或皮膚觸及幼針時,亦會出現暈針症狀。
2. 接種首劑新冠疫苗後如果暈針,我應該接種第 2、3 甚至 4 劑嗎?
由於新冠疫苗有效減輕患上新冠肺炎的症狀及減低死亡率,因此應接種第 2、3 甚至 4 劑,若接種首劑新冠疫苗後出現暈針,患者應預先告之醫護人員以作適當的準備,例如在接種過程中應以平躺的姿勢以減輕症狀。
作者
由 Bowtie (保泰人壽,香港首間虛擬保險公司)和 JP Partners Medical(莊柏醫療,綜合醫療保健服務營運商)共同創立,利用革新的科技提供預防性、個人化的健康服務,以推動更好的醫療體驗。Bowtie & JP Health 健康中心深信預防勝於治療,我們將深入了解客戶的整體健康狀況,提供個人化服務。
以上內容由 Bowtie & JP Health 健康中心 提供。內容僅供參考,不能取代合資格的醫護人員給予閣下之個人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