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最早出現不適症狀的時候,發現透過用手按摩身體,可以令因勞動而產生的損傷和疾病的疼痛得以減輕或消失。推拿又稱按摩、按蹺,是人類最古老的一種療法,而最早在先秦兩漢時期,《黃帝內經》和《黃帝岐伯按摩十卷》便第一次完整地確立推拿作為中醫學中的一門醫療學科,如《黃帝內經·素問·舉痛論》:「寒氣客於腸胃之間,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絡急引故痛。按之則血氣散,故按之痛止……寒氣客於背俞之脈,則脈泣,脈泣則血虛,血虛則痛。其俞注於心,故相引而痛。按之則熱氣至,熱氣至則痛上矣。」,指出”不通則痛,不榮則痛”的基本病理變化。
醫師根據個人的病情,在人體體表的特定部位或穴位上運用手法產生外力,透過糾正解剖位置的異常,疏通經絡,改善氣血循環,刺激神經末梢,改變神經傳導的方式,影響疼痛的感知和傳遞,從而調節生理及病理情況。舉例來說,時常覺得胸悶氣短的人,按摩背部俞穴的結節,常可獲得不錯的治療效果;久坐辦公室人士時常因肩頸肌肉緊張以致頭痛,透過放鬆相關肌群又可改善頭痛及肩頸緊張疼痛。
推拿的可以刺激血液循環,加速身體的新陳代謝,進而減少肌肉疲勞和緊張。經常接受推拿的人往往會感到體力更旺盛,精神狀態也更好。
推拿可以調節自律神經系統,使身體進入一種深度放鬆和平靜的狀態。不但可以提高睡眠質量,還有助於緩解壓力和焦慮情緒和改善皮膚狀況。
如運動後肌肉痠痛,平時上班姿勢不當的積勞,肌肉都會緊張疼痛,透過推拿可以放鬆肌肉,達到治療痛症效果。
推拿可以通過刺激經絡和穴位來調節氣血,進而達到舒緩疼痛和提高關節靈活性的效果。這對於慢性疼痛患者或者關節炎患者的舒緩疼痛具有顯著效果。
推拿好比被動運動,醫師透過手法治療後使就診者經絡通暢,氣血運行暢順則不容易生病。
如經常久坐,缺乏鍛鍊人士,透過推拿可有效促進水液代謝功能,消除水腫。
這些人群的身體組織處於極度敏感狀態,此時進行推拿可能會加重傷害。
拿可以刺激消化系統,如果過飽可能會導致不適,過餓則可能會使身體虛弱,推拿時會感覺頭暈、心慌心跳、噁心。
推拿會加速氣血循環,當身體氣血不足時推拿,事後會感覺更疲累。
皮膚破損或皮膚病患者,推拿或使發炎情況惡化,故應避免患處推拿。
通常不推薦對腰骶部按摩,以免刺激子宮,醫師將會避開腹部及腰骶部進行推拿。
即使你是適合接受推拿的人,也有一些接受推拿時需要注意的事項:
選擇合適的推拿師
確保他們不僅有專業知識,還了解你的醫療狀況。
告知推拿師你的醫療狀況
如果你患有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皮膚病等疾病,或者你正在服用某些藥物,你需要在推拿前告知推拿師。
注意身體的反應
如果在推拿過程中感覺到不適,例如疼痛、暈眩等,應立即告知推拿師。
喝足夠的水
推拿後應喝足夠的水,以幫助身體排除可能通過淋巴系統釋放的毒素。
避免立即進食
推拿後應等待一段時間再進食,讓身體有時間適應。
推拿是中醫手法治療的一門學科,當中亦包含按法和摩法,常用手法有:推、拿、按、摩、揉、捏、彈、撥、點、搖、滾、拍、擊、拔伸、牽引、復位等,以中醫經絡理論為基礎,具有治療功效。至於按摩,主要目的為肌肉放鬆。
推拿師,註冊中醫師(骨傷推拿科)可提供推拿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