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新生BB胃容量細小,通常睡了2至3小時便需要食奶。隨着數周後進入快速生長期,多數BB會變成3至4小時就要食奶,每次奶量約60至90毫升1。
到了BB約1個月大,吃奶習慣會變得更有規律,每日奶量約為:
BB月齡 | 每日總奶量 |
1個月 | 約550-970毫升 |
2至5個月 | 約630-1,110毫升 |
不過每個BB的情況都有不同,BB會根據生長狀況及生理需求自行調節進食量,例如連續數日食量增加、其後數日又自然減少,而且每餐攝取量未必相同,某些BB可能需要少量多餐、或多量少餐。
訊號 | 例子 |
飢餓訊號 |
|
飽足訊號 |
|
如果想知BB的奶量是否足夠,可以從其小便、大便及體重觀察:
辨識方法 | 奶量足夠的表現 |
小便 |
|
大便 |
|
體重 |
|
餵奶可分為餵哺母乳及用奶瓶餵哺配方奶,姿勢上略有不同。
首先要留意4個重點:
媽媽要留意BB是否有正確吸吮,包括下巴要緊貼乳房、口張大、吸吮時面部飽滿、餵奶時乳頭不覺得痛等。常見的餵哺姿勢包括︰
餵奶時由BB主導,家長配合他吃奶的節奏,讓他控制速度和決定吃奶的分量。
如果家長選擇沖調配方奶,水溫要在攝氏70度或以上,先注入水後放奶粉。每次餵BB都用新鮮沖調的配方奶,並須在2小時內飲用。
以下是不同月齡BB的餵奶頻率,以供參考4:
月齡 | 餵奶頻率 |
1個月或以下 | 每 2 – 3 小時一次 |
2-3個月 | 每 3 – 4 小時一次 |
4個月或以上 | 每 4 – 5 小時一次 |
家長毋須過份跟足時間表,而是要了解自己BB肚餓及飽足的訊號,以調整最合適的餵奶次數。
初生嬰兒在吃奶後會有一兩口奶從嘴裡流出來,是很常見的現象。不過,如果BB較用力地將奶噴出、或嘔吐物有血或綠色的膽汁,便需要去看醫生了。
如果家長想在正常情況下減少BB嘔奶,可以用以下方法5:
替BB換尿片前,要先清潔雙手,並預備好尿片、濕棉花、護膚膏和乾淨衣物等。將BB放在換片墊上、撕開尿片貼紙,並輕輕鬆開尿片,觀察BB是否正在排尿。然後提起BB雙腳,令臀部輕輕提高,包好及拿走尿片。
接著用濕棉花輕抹排尿的位置,然後再抹臀部。記得要細抹皺摺位,例如大腿根、男性BB的陰囊和陰囊下面,而女性BB要由前往後抹。清潔後,待BB臀部完全乾爽才穿回尿片,有需要可塗一層護膚膏。
最後包好新尿片,記得把腹部的尿片向外摺,以免覆蓋臍帶,用手指沿着尿片邊掃一掃會否太鬆或太緊6。
初生嬰兒毋須每天洗澡,每星期3次就足夠了,洗澡太多反而會令BB的皮膚變得乾燥。緊記為BB沖涼的地方要保持溫暖,以免BB著涼7。
預備洗澡水時,應該先放冷水、後放熱水,約5到8厘米高就足夠。然後用手肘或洗澡溫度計測試水溫,大約攝氏37至38度就適合了。
幫BB洗頭時,用前臂托著身體、用腋下夾著雙腳,手掌則托著BB的頸背及頭,然後用旋轉動作由前面洗到後面,小心別讓水和泡沫流入BB耳朵和眼睛。
把頭抹乾後便可洗澡,要用手臂托住BB的頭和頸,一隻手握住手臂和腋下位置、另一隻手握住腳,將BB慢慢放入浴盆。洗澡時要留意清潔皮膚皺摺位,例如腋下、大腿及頸的摺位。洗背脊就將BB慢慢翻轉,用另一隻手托住BB下巴和心口,便不怕鼻和口入水。
嬰兒臍帶未脫落時,每日要保持臍帶清潔,但不要用力擦拭。最後幫BB抹乾身體,特別要抹乾皺摺位,然後就可以穿尿片和衣服了。
初生嬰兒出生後一兩天的大便會呈深綠色,稱為胎糞,母乳餵哺的嬰兒大便會較稀爛,呈黃色,次數亦會比較多;奶粉餵哺的嬰兒大便質地會軟身點,顏色呈黃色、綠色或兩色夾雜。隨着嬰兒逐漸長大,可能隔天或隔數天才排便一次,只要大便質地軟而濕都屬正常。
更換尿片同樣是新手父母每日的任務,先準備好隔尿片墊,確保所有要使用的用品都在伸手可及的範圍,首先把尿片鬆開,將黏貼的貼紙撕開,貼回原位,把前面部份的尿片覆接,蓋好入面的排泄物和把寶寶的臀部墊好,謹記清潔臀部時要由前面抹向後面。
新手父母為嬰兒清潔時謹記以下事項:
建議:
不建議:
初生嬰兒一般未能分辨日夜,他們醒來就餓、吃飽就睡,約3至6個月大時,會變得晚上睡眠及日間精靈的時間較以往長。以下是不同年齡的睡眠時間:
年齡 | 全日睡眠時間 |
0-3 個月大 | 約 14-17 小時 |
4-11個月大 | 約 12-16 小時 |
1-2 歲 | 約 11-14 小時 |
3-4歲 | 約 10-13 小時 |
此外,BB會慢慢學習自行入睡,一般來說,約60至70%的BB到8個月大時可自行入睡。
雖然初生嬰兒身型細小、家長又想貼身照顧,但BB不應與家長同床而睡,以免成人在不知不覺中壓倒BB。
BB應與父母共睡一室,但需要有屬於自己的床,不過床上不宜放太多玩具和雜物,並確保BB睡覺時頭和面部不會被被遮蓋,以免影響呼吸和散熱。此外,床褥不宜太軟及太厚,這樣當BB睡著時翻滾、變成俯伏姿勢,可能會引致窒息。
如果想BB睡覺時更有安全感,可用柔軟的嬰兒被把嬰兒包裹起來,但不要包得太緊,令BB過熱或雙腿活動受限制,並要露出頭部及面部,確保呼吸暢順。
研究顯示,使用枕頭、夾棉牀圍、寬鬆的床上用品等,會增加罹患嬰兒猝死症及嬰兒在睡眠期間出現意外的風險,所以BB不用枕頭也能安睡9。
抱BB時,最重要是支撐其頭部和頸部,特別注意嬰兒的囟門,即頭頂上柔軟的部位。當家長抱起BB時,將一隻手放在他的頭下,另一隻手放在他的屁股下,將BB抬高至你的胸部。你可以將BB橫抱在胸前,或者垂直地將BB的頭靠在你的胸部和肩膀上,最緊要是托著BB的頭和頸10。
當BB不安時,家長可能需要安撫他,以下是一些方法11:
以下是1歲前BB需要接種的疫苗及時間12:
月齡 | 應接種的疫苗 |
初生 | |
1個月 |
|
2個月 | |
4個月 |
|
6個月 |
|
12個月 |
家長須於嬰兒出生後42天內辦理出生登記領取出世紙,可經網上辦理、或經網上或電話預約親身辦理,費用全免。
如果嬰兒在出生42天後、但不超過一年內辦理手續,則要繳付港幣140元登記費用。如果超過一年後才辦理,登記費用就是港幣680元13。
初生嬰兒黃疸一般會在出生後第2至第3天出現,大約到2至3星期後,嬰兒的肝臟能有效處理膽紅素,黃疸便會減退。期間,家長要確保BB有足夠奶量,避免脫水。如果黃疸持續上升,家長應盡快帶BB母嬰健康院或醫生跟進,有需要接受檢查或治療 (俗稱「照燈」)。
當BB顯得不尋常地煩躁或全身發熱,可以為他量度體溫,若溫度高過攝氏37.3度 (腋探) 及攝氏38度 (耳探或肛探),就要盡快帶BB睇醫生。若果體溫只是稍高,家長可以為BB更換輕便透氣的衣物、確保室內溫度適宜、泡溫水浴等方法,嘗試令BB降溫。
6個月以下的BB毋須飲水,因為BB進食的母乳或配方奶已提供水份及足夠營養。由於BB的腎臟功能發展未成熟,過早飲水有機會影響腎臟功能,甚至造成水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