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都會選擇 Top Up 危疾保險,即是在原有危疾保險上,再加購多一份危疾保險,以補足舊有危疾保額不足。
同樣原理,Top Up 人壽保險即代表投保人在現時持有的人壽保險,再加購另一份人壽保險,以彌補現有人壽保險保額不足。
不少人已有一份人壽保險,不過隨著時間過去,受保人現時的人生階段改變(如供樓、供養子女等),保單的保額(即身故賠償)或已不足夠為家人築成財務上的安全網,尤其如受保人屬家中經濟支柱,就更需要投保足夠的人壽保險保額,才能在不幸離世時為家人提供原有生活質素。
另外,有些人過去曾經投保終身人壽保險,當他們發現該保單的保額不足時,部分人會選擇多買一份保費較低的定期人壽保險(純人壽)作為 Top Up 人壽保險,以加大保額來滿足現時需要。
如想知道自己需要幾多人壽保額,或是現時投保保額是否足夠,大家可以透過以下 3 個方法計算自己所需人壽保險保額:
Human Life Value Approach (生命價值法)是一種評估個人所需人壽保險金額的方式,將未來的預期收入折現為現值,計算投保人應該投保多少人壽保險保額。
計算時,投保人需要考慮以下因素:
不過,生命價值法未有考慮投保人的實際情況,例如家庭責任、現有資產及是否負債等其他因素,所以這種方法只可初步計算投保人應投保多少人壽保險保額。
Needs Approach(需要方法)是基於受保人的實際財務需要及現時財政狀況,包括個人及家庭開支(例如供養父母/子女的生活費、教育費用、醫療開支等)、債務(如物業按揭)、其他費用(如殮葬費),再扣除其資產(如現金或其他投資)。以下是以 Needs Approach 計算投保人所需保額的公式:
個人及家庭開支 + 債務 + 其他費用 – 資產 = 所需人壽保險保額
需要留意,除非家人計劃在受保人身故後出售自住物業以應付生活開支,否則一般來說自住物業應只視為居所,不需當作資產來計算人壽保障額。
「身故風險保障缺口計算」是 Needs Approach 的另一種演釋方式,即是將你的保障需要,再扣除可用資產即可。
保障需要包括:
可用資產包括:
如果考慮買多一份人壽保險作 Top Up,你可以考慮以下因素:
試想想,身為家中經濟支柱的你,萬一不幸身故,現有的人壽保險保額是否足夠讓家人維持生活開支?
假設一對年輕夫婦剛成功「上車」置業,但其中一方不幸因故離世的情況下,若身故一方事前有買足夠保額的人壽保險,該保單的身故賠償正正可作為「應急錢」,以應付龐大的按揭貸款。
如需多買一份人壽保險,除了保額是否足夠之外,亦要考慮到「加保」後的總保費會否令你負責不能負擔。在這情況下,不少人都會選擇以保費較低的定期人壽作 Top Up 人壽保險。
以 Bowtie 人壽保為例,如 30 歲非吸煙男性投保 $300萬保額,每月只需 HK$114(未計算優惠),用低保費就可以幫你 Top Up 人壽保險,補足原有人壽保額不足的問題。
投保人壽保險的原意是為受保人的家人提供財務上保障。因此,當你決定是否需要 Top Up 人壽保險時,需要考慮到若你不幸離世,現有的流動資產及其他收入來源可以仍為受養人提供長期財政支援。
除了上述提及的估算方法外,你亦可以按此回答幾條問題,由 Bowtie 幫你計算你所需人壽保額!
不少人都理解人壽保險可以保障家人及下一代,因而或早已在年輕時投保了。
不過,隨住時間變動,通脹會使貨幣購買力下降,而人壽保單內的保額亦會變相貶值,或會導致該身故賠償不足。
Top Up 人壽保險正正可以讓投保人增加保額,減低因通脹導致保額不足維持家人生活的機會。
順帶一提,在財政預算案中,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亦預計香港在未來數年(即 2025 至 2028 年間)的基本通脹率為平均每年 2.5 %。
如打算 Top Up 人壽保險,不妨考慮選擇一份「純保障」、低保費而不設捆綁式的定期人壽保險。
Bowtie 人壽保為定期人壽產品,它能夠在受保人身故時為受益人提供一筆過賠償,其特色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