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需要多少人壽保額?
計算人壽保險的保障額主要有三個方法,分別是 Human Life Value Approach、Needs Approach 及以身故風險保障缺口計算。
Human Life Value Approach
計算保額前先弄清楚「金錢的時間價值」
先說 Human Life Value Approach,簡單而言就是計算一個人的人身價值,方法是將一個人未來的預期收入折現成現值。為什麼要折現成現值呢?因為在財務角度,金錢是有時間價值的,今天得到的 $100 萬比 10 年後才得到的 $100 萬更有價值。
很多人會混淆金錢的時間值和通脹的關係。其實並非因為通脹,今天的錢才比將來的錢更有價值,而是因為今天得到的 $100 萬會比 10 年後才得到的錢多 10 年的運用時間,這個可運用的時間就是金錢的時間價值,這段時間的預期投資回報率就是折現率 (Discount Rate 或 Discount Factor)。
舉例來說,某人原本預期 1年後才會得到 $100 萬,如果他想今天立即得到這筆錢,而這個人預期自己每年的合理投資回報率(又名折現率)為 5% 的話,他今天只要擁有 95.24萬,價值便等同 1 年後的 $100 萬。
同樣道理,原本 10 年後會得到 $100 萬,如果今天立即可以得到這筆錢,而預期投資回報率同樣為 5% 的話,10 年後的 100 萬折現到今天的現值就是 $61.39 萬(100/1.05^10)。今天的 $61.39 萬的價值等如 10 年後的 $100 萬。
折現率的多少因人而異,不過在計算人壽保障額時一般都會採用比較保守的原則,例如用銀行定期存款率作為折現率。
舉例一個 30 歲的人,目前年收入 $30 萬,預期 65 歲退休,每年的收入增長率為 4%。假設折現率為 1.5%。那麼這個人的人身價值便是 $1,707 萬(以財務計算機或 Excel 輸入資料並計算 PV,見下表)。
現金流 (PMT) | -$30 萬 |
期數 (N) | 36 年 |
淨折現率 (I) | -2.40% |
未來值 (FV) | 0 |
現值 (PV) | $1,707 萬 |
淨折現率為負數的原因是因為人工有增長,公式為 1.015/1.04-1。這個方法可以簡單得出一個大概的數字,但是沒有考慮個人的實際情況例如家庭責任,原有的資產及負債等其他因素,所以不是一個非常準確的方法。
Needs Approach
亦可按實際財政需要計算保額
另一個方法是 Needs Approach,這個方法會考慮受保人的實際需要和財政狀況,包括個人和家庭的責任例如供養父母或子女的責任,將這些未來的預期開支折現成現值,再加上目前的負債例如未償還按揭以及其他費用例如殮葬費等;然後減去目前已有的資產包括存款及其他投資等。
計算人壽保障額,通常不會將自住物業包括在資產內。為甚麼呢?因為除非某人身故後家人會變賣自住物業套現以應付生活開支,否則這個物業只能作為居所,而不能產生現金流以應付生活所需。
而且,如果將自住物業作為資產來計算人壽保障額,即表示有需要時可能會賣出物業套現,在這個情況下,便需要考慮賣出居所後的租屋開支並將未來值折現成現值,這會令問題變得複雜,因此通常計算資產時應不要考慮自住物業。
以下用一個例子說明。假設一個 35 歲的男士,育有一個 3 歲的女兒。萬一不幸離世,他希望可以完成作為丈夫和父親的責任,包括贖回物業的按揭貸款及預留一筆錢,確保可以讓女兒完成學業。詳細資料及計算見下表。
供養女兒的責任 (A) | ||||
每年開支 | 預期通漲 | 年期 | 現值 | |
幼稚園學費及其他開支 | $120,000 | 4% | 3 | $368,940 |
小學學費及其他開支 | $180,000 | 4% | 6 | $1,098,547 |
中學學費及其他開支 | $228,000 | 4% | 6 | $1,271,225 |
大學學費連生活費 | $600,000 | 4% | 4 | $1,991,738 |
$4,730,451 | ||||
負債 (B) | ||||
物業按揭 | $5,000,000 | |||
其他 (C) | ||||
殮葬費用 | $300,000 | |||
資產 (D) | ||||
現金 | $500,000 | |||
其他投資 | $500,000 | |||
人壽保險需要 (A) + (B) + (C) – (D) | ||||
$9,030,451 |
從這個例子可以見到,用 Needs Approach 去計算人壽保障額比 Human Life Value 更準確及更能切合投保人的實際需要。不過當事人要清楚知道自己的需要,以及要用更多的資料去計算。
身故風險保障缺口計算
Needs Approach 的另一個演繹方式
其實 Needs Approach 有另一個較為簡單的演釋方式,就是計算我們的身故風險保障缺口,再決定壽險投保額,以填補有關缺口。
身故風險保障缺口衡量的是假如家中經濟支柱不幸早逝對其家庭或其受養人的影響,保障缺口愈大,受養人愈難以運用手頭上的儲蓄、投資、壽險及退休金等財政資源,去維持既有的生活水平。
簡單而言,身故風險保障缺口可以這樣理解:
保障需要包括:
- 受養人日後的醫療開支
- 受養子女日後的教育開支
- 日後的家庭開支
- 現有的家庭負債
可用資產包括:
- 儲蓄及投資
- 退休計劃相關資產
- 現有壽險保障額
香港保險業監管局的2021年保障缺口「身故風險」研究指出,本港整體保障缺口(2019年)高達$6.9萬億;按勞動人口計算的平均保障缺口為$190萬;而按勞動人口的加權平均年薪計算,每名勞動人口的平均保障缺口為年薪的5.7倍。
如果認為上述Human Life Value Approach 或 Needs Approach 的計算太複雜,不知道如何決定人壽保險的投保額的朋友,可以考慮利用上述人均保障缺口的數字(5.7倍,或四捨五入至6倍)作為參考基準,去壽險決定投保額。
假設你的月薪是$4萬元,即年薪$48萬,那壽險投保額便可設定為年薪的6倍,即$288萬($48萬 x 6倍)。
畢竟每個人的保障需要不同,如果你認為$288萬不足或過多的話,投保額還是可以向上或向下調整的,最重要的是投保額切合你的個人需要,絕不需要盲目依從某個比率或數字。
定期壽險(Term Life Plan)保費較易負擔
話說回來,不論用那一個方法,計算出來的人壽保障額相信都比一般人預期的高。究竟是上述的方法誇大了數字,還是大部分人低估了自己實際人壽保障額的需要呢?
這點留待讀者自己思考。不過筆者想再帶出一點,就是普遍人覺得 $900 萬的人壽保障額數目很大,可能是因為傳統銷售的人壽保險產品都是以終身壽險計劃(Whole Life Plan)為主。如果購買一份 $900 萬的終身人壽保險確實是很貴。
不過購買人壽保險的主要目的就是希望透過保險完成自己未能完成的責任。如果這些責任並非終身的,是否有必要購買終身的人壽保險呢?當然如果因為其他原因例如財富承傳而購買人壽保險則另作別論。
其實如果購買 $900 萬的定期壽險(Term Life Plan)的話,對大部份人來說保費絕對是可以負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