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妥善處理食物或食水,它們有機會受細菌、病毒、寄生蟲、生物毒素或化學物污染,一旦進食或飲用了這些受污染的食物或食水,就會引致食物中毒。如果一群人進食了相同的受污染食物,就會出現集體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的潛伏期一般由數小時至數天不等,視乎致病媒介而定。除了常見的急性腸胃炎症狀外,病情嚴重的患者甚至有機會出現嚴重脫水、敗血病、腎衰竭等併發症。
食物中毒一般由細菌引起,常見的病因如下:
食物中毒的病因主要有3種:細菌、生物毒素、化學物品。
常見的食物中毒病例是由細菌產生的毒素或細菌本身引起。細菌會在潮濕、有養分和溫暖的環境下繁殖,常見的致病細菌有沙門氏菌、金黃葡萄球菌等。
沙門氏菌
- 常見於家禽或寵物、未經加熱消毒的牛奶、生蛋和蛋類製品、生肉和肉類食品等
- 病徵包括嘔吐、腹瀉、腹痛及發燒等。若未能及時治療,可能出現致命性併發症,如脫水及敗血病等
金黃葡萄球菌
- 常見於喉嚨、鼻腔、皮膚、切傷及創傷的傷口
- 致病原因包括食用經由帶有這種細菌的人處理過的食物,或使用受污染的食物餐具和工作枱等
- 金黃葡萄球菌產生腸毒素,引致嘔吐、腹瀉、腹痛及發燒。若未能及時治療,可能出現致命性併發症,如脫水及敗血病等
副溶血性弧菌
- 常見於海產、未經煮熟的海產、受生海產交叉污染的食物等
- 病徵包括嘔吐、腹瀉、腹痛及發燒等。若未能及時治療,可能出現致命性併發症,如脫水及敗血病等
產氣莢膜梭狀芽胞桿菌
- 常見於泥土、污水、塵埃、動物和人類的糞便和動物製飼料
- 致病原因包括食用受交叉感染、未徹底煮熟或在不適當的温度貯存過久的肉類及肉類食品,如燜炖菜式、鹵水食物等
- 病徵包括嘔吐、腹瀉、腹痛及發燒等。若未能及時治療,可能出現致命性併發症,如脫水及敗血病等
大腸桿菌
- 常見於人類和溫血動物腸道內,其中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更會產生強烈毒素
- 致病原因包括進食或飲用受污染的食物,或直接接觸動物或其周圍的環境傳播,或透過糞口途徑在人與人之間直接傳播,或在受污染的水中游泳或進行水上活動等
- 病徵包括嘔吐、腹瀉、腹痛及發燒等,甚至出血性腹瀉。嚴重者更會出現溶血尿毒症,引致腎功能衰竭
彎曲桿菌
- 常見於溫血動物,如家禽、牛、豬、羊等食物動物、寵物、及貝類海產
- 致病原因包括進食或飲用受污染的食物,或於受污染的水中游泳或進行水上活動等
- 病徵包括嘔吐、帶血腹瀉、腹痛、頭痛及發燒等。嚴重者更會出現肝炎、胰腺炎、菌血症或孕婦流產等併發症
雪卡毒魚類中毒
- 常見於海產珊瑚魚
- 病徵包括四肢、面部、舌頭或口部周圍麻痺、冷熱不分、頭暈、心悸及胸痛。患者康復後,如再進食任何魚類、果仁、酒精或咖啡因,有機會導致病情復發
河豚毒素中毒
- 常見於河豚和刺規
- 病徵包括口唇、舌頭、面部和四肢麻痺、頭痛、嘔吐、腹瀉、上腹疼痛、說話含糊不清、步行困難、癱瘓、痙攣、呼吸困難及心律紊亂。嚴重者更會出現呼吸衰竭和血液循環系統衰竭,引致死亡
除害劑 / 殺蟲劑
- 常見於除害劑殘餘達危險水平的蔬菜
- 病徵包括頭暈、肌肉無力、麻痺、流眼水、流涎及心悸。嚴重者更會出現視力模糊、震顫或痙攣,以及呼吸困難等症狀
食物中毒的症狀會因應成因及種類而有所不同,由細菌引致的食物中毒病症一般較輕微,如出現嘔吐、腹瀉、腹痛及發燒等急性腸胃炎症狀,少數嚴重患者會出現脫水及敗血病等併發症。在罕見的極端病例中,出現因神經系統損害,而導致癱瘓或死亡。
病因 | 由細菌引致 | 由生物毒素引致 | 由化學物品引致 |
輕微病徵 | | - 冷熱不分
- 頭痛、頭暈
- 面部和四肢麻痺
- 嘔吐、腹瀉
- 上腹疼痛
- 說話含糊不清
- 步行困難
- 癱瘓、痙攣
- 呼吸困難
- 心律紊亂、心悸及胸痛
| |
嚴重病徵 | | | |
潛伏期亦根據食物中毒的成因及種類而異,由數小時到數天不等。大部份食物中毒患者會在12至48小時內出現症狀,並持續1至3天,嚴重者更會長達一周。大多數患者會在一周內完全康復。
避免食物中毒,保持食物安全是第一防線:
- 保持雙手及用具清潔
- 分開生熟食物,將生肉和魚類密封好,放在冰箱底層
- 徹底煮熟食物
- 把食物存放於安全溫度
- 使用不同砧板處理生熟食物
- 用流動的清水徹底沖洗蔬菜,去除表面及縫隙中的污垢、除害劑等污染物
- 不應使用肥皂、洗滌劑或農產品清潔劑等清洗蔬菜
- 避免食用超過3斤的大珊瑚魚或大海魚
- 進食珊瑚魚時,不要同時喝酒、吃花生或豆類食物
- 不要吃珊瑚魚的卵、肝、腸、頭和皮等部位
- 接觸食物前用膠布包住傷口
- 任何重新加熱的食品應加熱至沸騰
- 避免生肉汁與其他食物接觸
- 食物置於外界的時間不要超過兩小時,熱天更不要超過一小時
- 剩下的食物待其冷卻後應立即放入冰箱
- 讓寵物遠離飯枱和食物
只要保持個人及環境清潔,時刻注意食物安全,就能大大減低食物中毒的風險。
如患者出現脫水、嚴重嘔吐或腹瀉症狀,應立即求診,並補充適當的水分。醫生會對病人進行體格檢查,並進行脫水程度評估及腹部檢查,亦有可能採集糞便或嘔吐物樣本,化驗出食物中毒的成因,或採集尿液樣本以檢查感染情況。如懷疑存在其他疾病,則需進行腹部CT 掃描、X光掃描、血液檢查等,再作進一步診斷。
病情嚴重者,醫生會開抗生素藥物給患者服用。除此以外,患者應注意以下事項:
- 感到噁心或嘔吐時,不要進食,並待病徵緩和後一小時,再慢慢補充適當的水分
- 可服用醫生處方的「補充水份溶液」補充電解質,也可喝葡萄糖水或稀粥水
- 當嘔吐減少後,可開始進食流質的食物,例如多士、餅乾、切粒蘋果、清粥、或煮熟及切碎的蔬菜
- 發病的最初數天不宜進食鮮奶或奶類食品、生的蔬果、麥飽、咖啡、濃茶和煎炸肥膩的食物
- 進食前及如廁後必須徹底洗手
時刻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以免將疾病傳染他人。
作者
Bowtie 醫療資訊團隊由持牌的醫生、中醫師、營養師、物理治療師等組成,致力為香港人提供專業的健康資訊。由疾病症狀、治療方案、預防檢查,到健康生活和養生貼士,解答你種種健康疑問。
查看更多健康資訊 以上內容由 Bowtie 醫療資訊團隊 提供。內容僅供參考,不能取代合資格的醫護人員給予閣下之個人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