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由針法和灸法組成,兩者可配合使用,也可單獨施用。《黃帝內經•素問•異法方宜論》:「北方者,天地所閉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風寒冰冽,其民樂野處而乳食,藏寒生滿病,其治宜灸焫,故灸焫者,亦從北方來。」指出灸法的起源地始於中國的北方,在戰國時代已相當盛行,是中國最古老的醫療法之一,有近三千年的歷史。
清.吳儀洛《本草從新》:「艾葉苦辛,生溫熟熱,純陽之性,能回垂絕之陽,通十二經,內服走三陰,理氣血,逐寒濕,暖子宫,止諸血,溫中開鬱,調經安胎,以之灸火,能透諸經,而逐百病。」現時多用艾絨作灸法,透過搓揉成大小不同的艾炷,在人體穴位施灸,依循經絡的傅導溫和的熱力,以及艾的藥效,因而具有溫通氣血,調整機體功能,提高機體的免疫力,治病和防病保健的功效。
臨床上一般可分爲艾炷灸、艾卷灸、溫筒灸、天灸、溫針法和電器灸法等六類,其中以艾炷灸最常用,多用於虛寒、陰證、慢性久病、陽氣不足者,並經過中醫師診察及決定治療劑量(艾粒數及溫灸時間等)。
艾灸可以幫助清除經絡中的寒濕,對於如寒濕痹痛、經痛、寒濕胃痛、久痢、遺精、水腫、痰飲、久病虛弱等症狀有顯著的改善效果。
艾灸能夠強化人體的元氣,對於胃下垂、子宮下垂、脫肛、崩漏、貧血、久瀉久痢、胃腹冷痛、腎陽虧虛,肺腎兩虛,喘息不得臥等病症有良好的調理效果。
艾灸也有助於維護人體的陽氣,對於治療寒厥、脫症、中氣下陷等症狀有一定的幫助。
艾灸可以通過刺激經絡促進氣血運行,對於如乳癰初起、瘰癧、瘿瘤等氣血凝滯疾病有一定的療效。
通過對大椎、身柱、關元、氣海、命門、中脘、足三里等常用保健穴位進行艾灸,可以激發人體的正氣,增強抗病能力,使人精力充沛,長壽不衰。
如果有傷口已經有感染並且已經化膿,則不應進行艾灸,因為這可能會加重紅腫熱痛的情況,並擴大感染範圍。
對於急性感染和傳染性疾病的人,應當明確診斷後對症下藥,以避免因艾灸而延誤治療,加重病情。
這些狀況下的人可能會因艾灸而出現頭暈、胸悶、呼吸不暢、心悸等症狀。
這類人群接受艾灸後可能會出現上火症狀,如口乾舌燥,面紅潮熱等。
嬰幼兒的皮膚嬌嫩,容易因熱力而皮膚潰破,且艾灸的煙霧可能會對其呼吸系統造成影響。孕婦的腰骶和下腹部應避免接受艾灸,以免刺激子宮收縮。
針灸學,是由針法和灸法組成,兩者可配合使用,也可單獨施用。針法即運用各種金屬針刺入穴位,以不同行針手法進行治病的方法。
採用艾條、艾柱點燃後熏灼穴位治病的方法。
屬於灸法一種,是中醫在每年夏及冬季特定日子裏,在人體特定穴位上敷貼中藥藥膏,使藥性通過穴位經絡而到達臟腑,達致調和陰陽,防治疾病作用的一種時間醫學療法。
一般需時10-30分鐘,視乎壯數及病部範圍而定。如翌日有發熱症狀,口苦咽乾則停灸一天,若無可繼續施灸。若灸後2天仍覺疲倦,則休息1-2天再灸。如患處起水泡建議停灸。
艾灸後或會有口乾口苦等熱氣症狀,一般停灸1天後,多飲用溫水即可自然消退。艾灸後局部紅暈可不必處理,會自然消退。如有細小灸瘡,保持清潔即可,如已起泡,建議不要刺破,輕者數日後可自然乾燥吸收,結痂而癒。如起泡較大,經日常摩擦而潰破,可以碘酒或生理鹽水消毐,再貼上敷布,或可前往診所尋求醫師協助處理。
一般中醫診所都有提供艾灸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