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又俗稱「五十肩」,因一般出現在四十至六十歲之間的中年人士。肩關節原本能自由地轉動屈伸。若患上肩周炎,肩關節就會像被膠水黏住一樣,關節囊裡出現發炎、黏連等情況。因此,肩周炎患者會出現肩膀疼痛及失能症狀,肩部活動範圍受限制。
出現肩周炎可以是原因不明的,而常見的成因就有4種:
肩周炎初發時,以肩膀活動時出現疼痛為主,有時會被誤以為是一般的筋腱拉傷,患者或以為吃點消炎藥、休息一會便沒事。沒及時處理,可能令肩周炎變得複雜及「手尾長」,不但會令康復期變長,更可能令日後的肩膀活動範圍減少,做過頭的動作都有困難,屆時梳頭、掛衫、抹玻璃都有機會變成苦差一件。
肩周炎常見的症狀包括:
雖然肩周炎可以使我們膊頭疼痛及活動受限制,但是並不代表所有疼痛及幅度受限的問題都一定是肩周炎!其中一個比肩周炎更常見的肩膀問題,就是肩關節夾擠症候群,棘上肌受壓而導致發炎、受損,與肩周炎的初期症狀甚為相似。
所以物理治療師會用不同的臨床測試方法,來分辨肩周炎的問題,其中一個常見方法就是看看肩關節囊的受限模式 (Capsular Pattern)。
由於肩周炎的問題來自關節囊,一般最先影響的形態為外旋角度,其次是外展,再到內旋角度。如果患者的幅度限制嚴重次序不是外旋、外展、再到內旋,我們就有理由懷疑肩膀痛的成因並非肩周炎,可能是其他原因。至於是什麼原因,就要物理治療師再作鑑別及診斷了。
雖然「五十肩」很有名,相信大家都聽過,但其實此症患者只佔整體人口約 3%,並不是想像中那麼常見。在此,我建議大家不要在沒有醫生或物理治療師的診斷下,自我判斷已得了肩周炎,然後隨意拉扯關節或肌肉。這樣做不但沒有成效,更有機會造成進一步發炎和疼痛。
肩周炎的進程一般分為三個階段。包括是第一階段的疼痛期、第二階段的冰凍期、以及第三階段的解凍期。疼痛期可以持續6週到6個月,主要症狀是肩膀疼痛,活動受限的問題也慢慢浮現;冰凍期時,疼痛開始減退,主要變為關節僵硬;解凍期一般會維持數週,肩膀的活動幅度逐漸回復正常。
肩周炎的康復期通常需要6至12 個月,期間建議需要配合物理治療,以改善疼痛及僵硬情況,肩膀的活動角度及附近肌肉的肌力才能恢復到正常水平。
物理治療在肩周炎的復康過程中,擔當一個相當重要的角色。常用的治療方法包括:手法治療,慢慢拉開關節囊,以增加活動幅度;另外亦會應用針灸、超聲波、干擾波電療等,主要幫助消炎及止痛。當然,不可或缺的還有運動治療,在不同階段配以不同的專門運動,初時以增加活動幅度為目標,中後期會加入肩膀的肌肉強化運動。
以下是一些簡單的小運動,可以改善肩膀的活動及肌力,但如有任何不明白的地方,請先詢問你的醫生或物理治療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