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英文︰leukemia)又稱血癌或白血球過多症,是一種影響身體製造健康血細胞能力的癌症,受影響的兩類白血球細胞包括:淋巴細胞 (Lymphocytes) 和粒性細胞 (Granulocytes)。這些細胞的作用是協助免疫系統對抗病毒、感染和疾病。
白血病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
主要分為急性淋巴細胞性血癌(Acute Lymph-blastic leukemia,簡稱ALL)和急性骨髓血癌(Acute myeloid leukemia,簡稱AML)。指未成熟的白血球在骨髓中迅速繁殖,有機會擴散到其他器官,令患者貧血,增加出血風險或受感染。
主要分為慢性淋巴細胞性血癌(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簡稱CLL),以及慢性骨髓血癌(Chronic myeloid leukemia,簡稱CML),泛指大量白血球幾乎發育完全,才離開骨髓進入血液,無法如常發揮機能。
在所有癌症患者中,確診白血病的大約有2%。雖然成人及兒童都會患上急性白血病,但成年人患上慢性白血病的比率較高,而白血病兒童患者一般是在10歲之前發病。
在香港,每年大約有50至60個白血病新症,每10萬名兒童當中有4名是白血病患者。常見的兒童白血病有以下三種:
醫學界對於這項疾病的病因尚未有統一說法,不過以下幾項都有可能導致白血病:
白血病的初期症狀包括:
如果出現上述症狀,醫生有可能建議病人進行以下檢查:
普遍用於治療兒童白血病,透過化學合成藥物來干擾白血病細胞的生長和分裂,從而殺死病細胞、減慢其繁殖。患者會口服抗癌藥物,或通過中央靜脈道管進行注射、肌肉注射、脊髓周圍的腦脊液注射抗癌藥物,兒童整個療程一般需時2至3年。
又稱為生物治療,利用人體免疫系統所產生的物質或人工合成的藥物(稱為單株抗體)激發身體對抗感染,消滅血液和骨髓裡的病細胞。
是利用儀器產生放射性,通常是X光或伽瑪射線,瞄準病細胞照射以達到消滅或破壞效果,使其無法繼續繁殖。
部分白血病或對化療反應差的白血病可能需要藉骨髓移植來根治。
白血病的治癒率取決於白血病種類和患者年齡等多種因素。一般來說,採用化療來治療急性淋巴細胞性血癌(ALL),治癒機會為60%至70%,當中超過80%的兒童患者能有5年或以上壽命,而成年患者只有25%至35%。
80%的急性骨髓血癌(AML)患者接受治療後症狀會有所緩解,但單靠化療來治療的復發機會很大,治癒機會只有20%至30%。如果患者接受骨髓移植手術,會提高痊癒機會。
而慢性骨髓性血癌(CML)患者,有90%接受化療後能有5年或以上壽命。採用骨髓移植手術來治療,治癒機會為60%。慢性白血病的病情發展比急性白血病緩慢,沒有骨髓移植的情況下,慢性患者仍可多生存3至5年,直到病情轉為急性。
理論上,白血病不會遺傳,多數病例發生在沒有任何家族病史的患者身上。然而,部分病例顯示同一家庭的近親有機會患上同一種白血病,如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一般而言,大多數白血病的發病起因都是不明的。
接受化療的兒童患者一般會出現嘔吐,口腔黏膜潰瘍等副作用。所以建議患者避免進食太熱、太冷、太硬、酸性、煎炸或辛辣食物,以免刺激口腔黏膜。此外,患者應少食多餐,以助消化。若嘔吐嚴重,患者需要吊葡萄糖或鹽水,防止電解質不平衡。患者亦可食用富含鐵質的食物,如綠色蔬菜、黑豆、芝麻、蛋黃等。
口腔護理對接受化療的兒童患者十分重要,因為他們口腔黏膜很薄弱,很容易潰瘍,所以照顧者需要用生理鹽水幫助患者漱口。
若果患者已出現黏膜潰瘍現象,便要加上有止痛功能的漱口水。另外,照顧者亦要留意患者身體其他狀況,部分化療藥物或放射治療有機會引起心肺問題,例如急性淋巴細胞性血癌(ALL)兒童患者會有較高的心臟病和中風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