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疽由炭疽桿菌引致,是一種人畜共通的傳染病,可以經由動物傳染給人,亦可以由人傳染給動物,較少以人傳人的方式傳播。
炭疽桿菌常見於郊野及動物群,染病者通常為獸醫,畜牧、農業及野外工作等人士,在香港十分罕見,過去 10 年沒有錄得任何個案。
炭疽病的傳染途徑有 3 種,分別是吸入性、腸道性及皮膚性:
感染方法 | 程度 | |
吸入性 | 吸入空氣中含炭疽孢子的霧化微粒 | 最嚴重,患者多數會死亡 |
腸道性 | 吞下含炭疽孢子的食物 | 可致命,需要及早治療 |
皮膚性 | 皮膚上有破損或傷口,讓炭疽孢子進入人體 | 最常見,適當治療可痊愈 |
吸入性、腸道性及皮膚性炭疽的症狀,會因應感染方式而有所不同。
吸入性炭疽的症狀與流感和普通感冒類似。患者會出現:
腸道性炭疽的症狀如同嚴重的食物中毒,常見症狀包括:
皮膚性炭疽的病症主要出現在皮膚,若不及早治療,會出現其他症狀:
炭疽的潛伏期通常為 1 至 7 天,但也有可能長達 60 天。
醫生會根據病人曾經到訪過的地方和病歷,判斷其感染炭疽桿菌的途徑,從而決定採用哪些診斷方法。
假如是吸入性炭疽,醫生會透過胸部 X 光或電腦掃描,觀測患者是否有胸腔積液或縱膈增寬的情況。
至於懷疑是腸道性和皮膚性炭疽的患者,醫生會先檢查血液樣本中炭疽桿菌的數量,再抽取患者的深喉唾液、脊髓液和皮膚拭子,測試樣本會否對炭疽桿菌檢測呈陽性反應。
由於受影響的部位不同,所以經由不同途徑感染的炭疽病致死率亦大不同。
在以上 3 類炭疽病當中,吸入性炭疽的殺傷力最強。
1970 年,世界衞生組織曾發表一份報告,假設在美國華盛頓地區施放 100 公斤的炭疽桿菌孢子,隨時有多達 300 萬人受感染而死。
2001 年,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的統計數字顯示,18 宗吸入性炭疽病的確診個案中,錄得 16 人死亡,死亡率超過 85%。
炭疽病必須及早治療,否則病情可能無法逆轉,導致死亡。目前治療炭疽病的最主要方法,就是處方抗生素。
注射疫苗有助抵禦炭疽病,但本港衞生署並不建議為大眾注射有關疫苗。
除此以外,市民還可以從日常生活習慣著手,盡可能預防炭疽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