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股的GME事件,令「對沖」和「期權」等字眼頻繁出現在投資者眼前。美國實體遊戲連鎖店 GameStop(GME)較早前經歷股價爆升,事源有沽空機構唱淡GME,刺激股票討論區的網民發起集體入市活動,期權的應用又再次受到廣泛的關注,有人大賺,也有人大輸,風頭可謂一時無兩,投資新手和老手均齊呼要開戶參與。
撇除投機炒賣不說,期權本質上就是一張保險,是用於保護資產的投資工具,常用的手法就是買入認沽期權 (Long Put)。假設你手上有持貨,但你又擔心股價將會下跌,你可以支付期權金買入認沽期權,萬一在合約期限內,股價真的下跌時,期權的價值就會上升,對沖部分損失,亦保留了在指定價格沽貨給期權賣方的權利,從而起到保護投資組合的作用。
至於為甚麼期權在專業投資者眼中如此重要?一條簡單的數學題足以解釋。假設你有100萬元,常言投資涉及風險,除了回報外,也有面對虧損的可能性。如果你的投資組合遇上熊市,下跌50%,請問你需要賺多%才能回本呢?答案是100%。
虧損% | 虧損後的淨值 | 回到($100萬)所需的盈利% | 備註 |
25% | 75萬 | 33.3% | 難 |
50% | 50萬 | 100% | 很難 |
75% | 25萬 | 300% | 非常難 |
100% | 0 | N/A | 不可能 |
事實上,風險管理可能比追求回報重要,因為虧損所帶來的傷害非常巨大,主要原因是你憑甚麼通過投資來賺錢?首要條件是你先要有一筆錢,即本金。當你損失了本金,「錢搵錢」的能力便自然地下降,故需要更高的回報才可以「回本」。正如股神巴菲特曾說:「第一條原則:永遠不要虧錢。」而第二條原則就是「永遠不要忘記第一條原則」。
投資組合有升有跌,未來可以再深入分享各種資產該如何配置,但大家可以想像得到還有甚麼風險因素,有機會令你的投資組合大幅減值嗎?
就是突如其來的開支及用錢需求,包括自己的醫療開支,以及家人的醫療開支等等。如遇經濟下行,即使持有優質股票,都要低價套現,變相與未來的升幅絕緣。面對如此情況,可謂傷上加傷!除了人生的計劃會被打亂了之外,金錢上的損失將要用兩倍甚或更大的力氣才能追回來。雖說保險不能令身體健康,但至少可以帶來財務上的安全。其實保險就是絕大部分人最早接觸的「期權」,投保人所支付的小額保費就是「期權金」,而保險公司就是「期權賣方」,承擔了責任。假設你投保了醫療保險,在保單生效期內發生了意外需要入院醫治,保險公司就有責任理賠你的「損失」。投資組合上,不少人都懂得買「保險」(期權),那你自己和家人又如何呢?
順帶一提的是自2019年政府推出「自願醫保」後,購買指定的醫療保險更有稅務上的好處,為自己及家人投保都有「慳稅」的效果,每名投保人每年度合資格「扣稅額」的上限為$8,000。可見保險非只是保險,更貫穿投資與稅務策劃。現時資訊科技發達,醫療保險已經可以在網上報價,甚至投保,方便程度猶如網上購物或買賣股票,相信大家已經再沒理由去忽略保險策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