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就任財政司司長時,我開始了寫網誌的習慣,一是希望能夠透過文字,與大家分享我的想法;二是為了聽取各方的不同意見,調整施政方針。雖則辭任公職至今已有幾個年頭,擱筆也有一段日子,但慶幸仍有很多市民會樂意找我「傾計」。
近年隨著社會變化和嚴峻的疫情,香港人普遍漸趨悲觀,有人說香港已 Game Over,又指港人失去保護云云。看著大家對未來的看法越來越消極,我和大家一樣感到無奈,但我更相信我們需要用行動去改變現狀。
我這陣子聽得最多的就是「自強」、「自救」和「自助」,歸納起來,不外乎是「自保」兩個字。其實提倡自保並不是壞事,「自保,自己救自己」也不是空話。
我還記得在政府部門工作的那些年,每一天恍如置身一艘航空母艦當中,不僅是因為所有決策都需要層層推進,外來的一切聲音更被厚厚的鐵板擋住。社會變遷之大,又能如何及時反應呢? 與其單純依賴靈活性較低,反應遲緩的架構,倒不如結集坊間各界的力量,用群眾力量推動香港邁向進步。
2020 年已不是區區一組數字那麼簡單。2020 年是難熬的,也是難得的轉機。我會視之為一個契機,好讓我們可以重新審視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
我決定重新執筆,希望再次憑藉文字的力量,和各位香港人分享自己對未來的看法。藉著昔日的經驗,我們互相交流勉勵,一起適應變化,掌握變化,為下一個挑戰的來臨做好準備。
不時有人問我:為何退休後還這麼「多事」,不好好享受久違的閒適生活,反而要加入年輕人主導的科創行業?說實話,我並不認為今時今日還有「退休」這個概念。隨著科技進步、人均壽命提升,現代人從退休到壽終正寢,起碼尚有二、三十年時間。如坊間定義,我還不算是個「中佬」。難得可以卸下公僕的包袱和壓力,自己決定所想和所做的事,我怎可能放下自己的一直以來的興趣和追求,反倒做一個百無聊賴的「廢老」呢?
我從求學時期起,就對科研著迷,那團火至今仍未熄滅。適逢創科走進發展戰略機遇期,我實在無法按捺住對新時代的興奮和好奇。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星際迷航》(Star Trek),當中有一個堪稱萬能的掌上診斷儀器。只需用儀器掃描病人的身體,即能快速了解患者病情的輕重,以及病因等資料。想不到這個本應在廿三世紀才誕生的科技,在 2017 年就已經面世,我們現在也有類似的醫療設備,可以遙距診斷出多種疾病。在「疫戰」當前,我們更應思量如何保護自己和身邊人,為應對未來的挑戰踏出第一步。
仔細想想,也不用過分驚訝。畢竟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及大數據等科技,早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已有不少討論。身為前人眼中的「未來人」,結合科技可將以往看似天馬行空的想法付諸實行,帶來更多具顛覆性的產品和服務。
有意見指,本港發展落後於人,但試問世上有哪一個地方稱得上是絕對領先呢?世界時刻在變,誰能先拔頭籌,還是未知之數。香港是一個充滿活力和熱誠的地方,論實力,絕對不亞於其他地方。作為未來的建構者,別打定輸數,只要每個人用力前行,定能推動社會走向更璀璨盛世。
世界正以史無前例的速度變化著,稍一失神就會跟不上節奏。香港人的「任性」就是捨易取難,不會甘於成為被推倒的前浪。
就讓我們與香港繼續同行,逐步壯大我城的優勢,迎接自保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