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門螺旋菌是寄生於人體的胃酸較低的胃黏液或胃黏膜細胞之中,當人體免疫力減弱時,就會破壞胃粘膜的表皮細胞,引致發炎。一般聚集在胃壁內黏膜層,產生引起發炎反應的毒素,並誘發胃酸分泌增加,從而加重發炎甚至潰瘍。比起一般未感染者,感染幽門螺旋菌的人確實有較高的機會得到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以及胃癌等疾病。
幽門螺旋菌的感染原因主要是糞口傳染與不良的衛生環境。
感染途徑包括︰
至於同臺食飯,筷子共食、共飲、或者情人接吻也有機會感染。以口為傳染途徑的角度來說,親密接觸確實會提高傳染機率。
患者通常會出現胃病、胃脹、打嗝、噯氣、食欲不振,甚至突然貧血、消瘦等症狀,但由於它們都不是特有症狀,患者容易與普通腸胃不適混淆,以致忽略病情。如果欠缺妥善治療,可引發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等,嚴重可能引發胃癌。
症狀:可能有輕微上腹脹痛、灼熱感、或打嗝、噁心等。
症狀:上腹有發熱或受壓感、悶脹、常在吃完東西後就胃痛(也可能在餓時候疼痛)、黑色糞便。
症狀:早期難發現。前述症狀皆可能出現,嚴重時會出血、產生貧血症狀,或嘔吐、體重減輕等。
將利用一條柔軟而可彎曲的光導管狀內視鏡由口進入食道、胃及十二指腸進行檢查,直接觀察胃粘膜的病變,並在抽取組織進行化驗。
先在集氣袋吹氣,然後喝下半小杯碳13幽門螺旋桿菌吹氣測試溶劑。15-30分鐘後,再吹氣於另一氣袋。再將兩集氣袋檢驗分析,即能知道有否受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收集糞便樣本,然後交到化驗所檢測糞便中的幽門螺旋菌抗原。因為帶菌者的糞便樣本中會有幽門螺旋菌抗原,通過糞便檢測,可以在一星期內得到結果。
自行採集糞便樣本後進行檢測,一般於10分鐘內便有結果,準確度可高達98%。檢測前無需服藥或空腹,適合任何人士在家自行使用。
一旦確診感染幽門螺旋菌,應接受抗生素及質子泵抑制劑治療以清除幽門螺旋菌,同時盡量避免與家人共用生活器具,使用公筷,防止交叉感染。
現時第一線藥物治療是處方特效胃藥「質子泵抑制劑」(Proton pump inhibitor (PPI))以及兩種抗生素殺菌,三種藥物必須定時一齊服用,療程為兩星期。治療幽門螺旋菌的成功率接近85%。
完成療程後6星期,患者需再次進行幽門螺旋菌吹氣或糞便測試,若結果呈陰性,表示幽門螺旋菌已徹底清除。幽門螺旋菌復發率低,患者完成療程後便可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