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通常是在每年新曆的 12 月 21 日或 22 日,也有些年份會落在 12 月 23 日。 2022 年的冬至是新曆 12 月 22 日(星期四)。
冬至有眾多習俗,最為人熟知的習俗就是吃湯圓,代表在一年之始一家人團團圓圓。那麼,除了湯圓以外,還有哪些食物是冬至習俗必吃的呢?
華人重視家族團圓,所以冬至當天全家一起搓湯圓、吃湯圓,代表圓滿的意思,同時也象徵了以「圓」來迎接陽氣到來。而紅湯圓代表金、白湯圓代表銀,要把兩種湯圓成雙成對地吃,才不會吃到單數而在未來一年裡被「落單」。
由於水餃的形狀很像元寶,在冬至這天吃也有財源廣進的涵義。
吃餛飩同樣是古代中國北方流傳下來的冬至習俗,代表了「混沌初開」,讓壞運遠離,迎接好運到來。
在中醫的觀點中,冬天有兩個大日子必須吃羊肉,一個是立冬、另一個就是冬至。只要在冬至正確進補,對未來一整年的身體調養都有幫助。而羊肉是溫熱的補品,還含有豐富脂肪、蛋白質、鈣、鐵等營養,有祛寒保暖、促進血液循環的功效。
多吃溫補的食物有助顧脾益腎、滋養胃氣,讓消化系統穩定下來,吃進去的營養才容易被吸收。因此對不敢吃羊肉或吃素的人來說,可以改喝由蓮子、茯苓、山藥、芡實(或薏仁)煮成的四神湯,進補的效果溫和不燥熱,適合所有人食用。
吃豬腳麵線時,把麵線拉得長長的再夾到碗裡,象徵延年益壽。同時在傳統上,吃豬腳麵線也有去除晦氣,讓不順的生活轉轉運的意思。
冬至代表一個新循環的開始,最適合開運及轉運,因此也有不少開運習俗,讓自己在未來一年更加好運。
在古時候,冬至有如過年,因此平常太過忙碌而沒有時間陪雙親過節的子女,不妨趁著這個時候,幫長輩們添購新衣和新鞋。而在傳統的習俗上,媳婦也可以在這天送公婆新鞋、新衣,有助提升公婆和媳婦間的關係。
冬至慶團圓,而圓其實也有「緣」的另一個諧音含意,因此未婚男女很適合在冬至當天到月老廟祈求姻緣。記得祭拜月老時,一定要清楚告知自己的姓名、生日、住址,以及擇偶條件,細節越具體、詳細越好。若順利覓得良緣,日後也要記得還願。
冬至是重要的節氣,也是家人間團聚的重要時刻,因此當天盡量不要與人吵架、鬥嘴,也不要輕易罵人或說一些不吉利的話,否則冬至因為陰陽二氣轉變巨大,恐怕會觸霉頭。
在冬至當天可以準備一個紅包袋,放入 168 元,象徵「一路發」。把紅包袋封好後放到家裡大門的門框上,或是大門門口的地墊下方,接著放到隔年的「臘八」(農曆十二月初八)後再拿起來,放到錢包裡當開運小物,可以幫助財運旺旺來。
在冬至當天許願,可以大大提升願望實現的機率。只要把 3 個願望寫在紙上,再配合你自己的開運小物,一起放入事先準備好的紅包袋中,封口後把紅包袋放到枕頭底下,一樣等到隔年的臘八(農曆十二月初八)後拿出來,再放進自己的皮夾裡。
周朝時,古人就觀察到每年日照長短有固定週期,日影最長的那一天就是冬至,後來就將當日視為迎接陽氣的日子,並且定為「一年之始」,也因此有「 冬至大如年」的說法。
在很早以前,節氣只有 4 個,分別是冬至、夏至、春分及秋分,而冬至是最早出現的一個。由一開始的 4 個節氣到現在完整的 24 個節氣,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演變過程。
殷周時期,規定冬至前一天爲歲終之日,冬至節相當於春節。後來實施夏曆,但冬至一直排在 24 個節氣的首位,又稱為「亞歲」,説明年關將近,冬至一到,新年就在眼前,所以古人認為冬至的重要程度並不亞於過年,表示出冬至的重要性。
冬至亦有不少相關的禁忌,不過現代人相對不迷信,這些禁忌就信者則信,不信者抱持尊重的態度即可。
由於冬至的日照時間短,氣溫寒冷,因此傳說中天狗會趁著陰氣特別重,而到人間找化身。因此天黑後盡量不要在外逗留,出門也避免穿全黑或全白的衣服。
民間習俗認為,已婚的女兒如果在冬至這天回娘家,恐怕會沖煞到公婆。也有一說表示,因為冬至氣候寒冷,擔心女子跑出門會受寒,而公婆在家也沒有人照顧,才呼籲媳婦這天不要回娘家。
傳統習俗中,嫁娶結婚要避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以及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等 8 個節氣的前後幾天。古人認為全世界萬物都要順應天道,凡是搬家、入厝、動土、開工等大事也盡量不要在這幾個日子的前後進行。
古人認為,冬至當天氣溫低、陰氣重,伴侶間行房若太過操勞,恐怕會讓陽氣外洩,也會傷了自己的元氣。同時,也要避免在冬至這天進行太過激烈的運動。
深夜的時候,人的陽氣會特別虛弱,加上冬至這天陰氣旺盛,甚至還有「鬼節」的別名。因此要避免在當天熬夜,及早就寢,才不會受到陰邪之氣的干擾和侵入。
要數冬至的應節食物,少不了盆菜和湯圓。盆菜份量大且油分多,湯圓則有不同口味的內餡,兩款食物都有致肥危機,以下一表看清盆菜和不同口味的湯圓的卡路里!
盆菜食材 | 卡路里(以100克作為單位) |
燜腩肉 | 230 |
燒鴨 | 133 |
豬皮 | 104 |
油雞 | 98 |
元貝 | 34 |
鴨掌 | 53 |
蝦 | 38 |
冬菇 | 25 |
湯圓口味 | 卡路里(以100克作為單位) |
芝麻 | 63.5 |
花生 | 62.5 |
奶皇 | 21.4 |
流沙 | 58.8 |
紫薯 | 39.9 |
抺茶 | 61.2 |
冬至天氣寒冷,人體的免疫力亦可能隨之下降,而且在冬季做好養生對來年的身體健康至關重要,因此大家在冬至期間要加倍小心身體,以下為大家推薦 3 個養生小貼士!
冬至是最佳的進補時機,不過進補需要根據體質及症狀,否則易出現反效果。
如想保持身體暖和,可以每日泡腳,從腳底開始暖起身體。每晚 7 至 9 時是血液循環旺盛的時間,在此時泡腳、按摩能改善全身血液的循環,達到滋養腎和肝的目的。
泡腳水不宜太熱,以 37 至 40 度左右為宜;泡腳時間不宜過長或太頻密,每天一次,每次 15 至 30 分鐘為宜。在浸腳時,可加入 1 到 2匙鹽、 2 至 3 片生薑、10 至 20 克艾葉及桑枝,有助加強血液循環,增強保暖的效果。
天氣寒冷時,不少人會搓手保暖,原來搓後腰有顯著效果!搓後腰時應該搓「腎俞穴」及「腰眼」這 2 個穴位,有助調補腎氣,增強腎功能,更可疏通經脈及強壯腰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