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中介推銷時往往會提及不少保險計劃的好處;保險公司的宣傳廣告也經常提及「保障」、「安心」、「計劃未來」這些字眼。你會否因此而認為投保後,就可:
假若以上的情況均不會發生,你會否因此而認為保險都是騙人的?為什麼當以上提到的意外出現時,卻可能得不到全數賠償?
有說魔鬼在細節中,其實答案也在細節中。
其實不同的保險,包括醫療、旅遊和汽車保險,都有不同的產品選擇。視乎你所投保的產品,賠償細節、金額上限及索償所需文件也不一樣。
就以上例子來說,我們必須明白是甚麼情況導致要入院治療?是意外還是潛伏已久的疾病?旅途上是疏忽遺失還是被盗賊偷掉財物?汽車是停泊在停車場時被盗還是借給朋友時不見了?如果導致入院/遺失財物/汽車被偷竊的原因都是在所購買的保險中所包括的保障項目,便可向保險公司提出索償。
不過,索償金額未必一定是你損失的全數,同樣,要根據你所購買的保單條款而作出賠償。
首先,我們要明白,保險不是萬能的,也不是免費午餐,必須了解以下 3 點:
當購買手袋時,我們也會先了解手袋的品牌、質料及設計尺碼等,購買保險也是一樣,付款後收到寫滿條款的保單合約,就等同手袋的設計。作為消費者,你投保時必須要清楚了解自己買了甚麼!
其實,保險是現代經濟中最古老的行業之一,經歷多個世紀的演變,今天的保險已發展成熟及多元化,然而萬變不離其宗,核心理念還是一樣。只要明白核心理念,理解其原則,才懂得回答,保險是什麼。
保險屬於風險管理內的風險轉移。投保人通過支付保費,把個人的潛在財務損失轉移給保險公司。保險公司收集投保人的保費後成立保險池,當有意外發生時,保險公司可以為投保人提供金錢上的補償。
保險利用了集腋成裘的道理。簡單來說,就是聚集一大群的資金,有需要時從這筆資金裏提取所需。保險公司把投保人的保費收集起來,組成基金。當投保人因為意外而出現損失時,便可從這個基金中獲得補償,所以越多人參與便越具經濟效益。小部份人的損失可使用集體資金,其實就是一起分擔風險,投保人透過繳交保費把風險轉移給保險公司。
當然,我們在投保時不會知道是否會有意外發生,保險是未雨綢繆的措施,面對不能預期的事,面對沒法預計的風險,我們用此方法去處理,屬風險管理的其中一環。
本文章內容改篇自香港保險業聯會及三聯書店聯合出版的《保險叢書︰保險概論》
香港保險業聯會(保聯)於 1988 年 8 月 8 日成立,以推動及促進香港保險業的發展為宗旨,現有超過 130 家會員公司,為獲政府認可的保險業界代表組織。
保聯一直與當局、監管機構及各持分者保持緊密聯繫及對話,協商影響保險業之事宜,同時積極提高保險業的專業水平及推動業界發展,並致力教育公眾有關保險的知識,從而加強市民對保險業的信心。